从今天开始打算捡起写作这件事儿,随意写点儿东西作为记录。
从小爱读韩寒给我带来的影响是作文要不高分要不不及格,喜欢剑走偏锋,标新立异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虽说没有一片相同脉络的树叶但是义务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却大多同质化了,这也是我为什么从小想要跟其他人不一样的缘故。
小学老师就曾教导我们,要以我手写我心,无病呻吟最要不得。反而青年时代无病呻吟的文字最受欢迎甚至往往能拿到高分,揣测批卷人心理的我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偏,甚至中学时期被不少人求教过如何写一篇高分作文。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剑走偏锋无疑最能吸引批卷人的眼球,然而写完之后总是令我厌倦不已,初心早在追求高分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
犹记得中学时代,还有一位好友姑且称之为文青,义愤填膺地与老师争论写作不应该是这样套路式的练习,创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当然结果可想而知,理想主义的产物在遇见现实的时候要么妥协要么不溶于世俗,也许他再迟几年出生会更好,能恰到时机的遇到属于他的时代,理想能够坦然的去践行而不是被称之为妄想的时代。
年少时极爱诗歌,创作数百篇,后毁于一旦,现在想来倒也挺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在。少年意气风发,到也得了老师的青眼,后来不再写作倒是有同学上来问过你中学的那篇小说完结了没,十分内疚,几度想重拾起笔又作罢,今日重新开始提笔,慢慢来完成多年前遗留下来的遗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