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求学课已接近尾声,回想这几天的求学历程,可谓是惊险又刺激、感动又感慨,同时也让我收获颇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目前习得的这些新技能还不能完全应用自如,甚至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排异反应。
或许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习得一门技能也是如此。
所以,不能操之过急,我应该立足当下,努力践行,相信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于我。
这次的求学课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升级了我的认知,收获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01.强反思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具备反思能力,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也并没有把这种特殊视为一种能力。
通过这次求学课,我深切的感受到,真正的成长一定是逆人性的,越是背离人性,越能带来成长。所以,成长的途中如果感觉是舒服的、轻松的、容易的,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只是疲于应付?我是否有深入的思考?我到底有没有成长?
强反思与浮于表面的思考不同,它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天性作斗争,这对于不习惯反思的人来说一定是痛苦的,就像不常运动的人刚开始运动身体也会有不适感一样,但是坚持一段时间过后这种不适感就会慢慢消退,直至形成习惯。
《微习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大多数人的意志力都不强,消耗了就没有了,所以仅靠意志力养成习惯并不科学,所以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从微习惯开始。比如我打算每天写反思日记,我知道每天可以反思的事情很多,但是我只从中选取一件事进行反思,刚开始尽力而为就好,不要过于追求什么深度、广度,也不要要求完美,这样既不需要与意志抗衡,也不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
02.强实践
学习任何技能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我们的行为或状态,如果get了各种技能,但是一切还一如既往并没有什么改变,那么学习基本上都是无用功。
前段时间我和先生发生了一点小争执,事因是他觉得我每天花不少时间学习,不仅没有看到我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对孩子的成长也疏忽了。
我听后有些愧疚,也有些不服气,愧疚是因为确实花了不少时间用于学习,所以相应的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就变少了,但说我没有任何改变我是持否认态度的,于是我作出了如下自认为非常有理有据的辩驳:
“改变是个过程,每个人都是先从改变认知开始,进而才会改变行为。这就好比我们要做一顿饭,脑子里肯定会事先思考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等问题,然后才能付之行动。只是认知的改变除了自己能够感知到,别人并不能用肉眼看到,所以行为上改变是可视化的,思维上的改变是不可视的,所以你自然否认我的改变……”
先生听了我的回复,顿时便陷入沉默了,这更加让我坚定的认为自己有道理,可是经过这次求学课,我发现自己的认知存在有一定的谬误。
原因就是,改变未必要认知在前,行为在后,其实行为也能反过来改变认知。
在我们刻板的认知中,总认为只有“知道”才能“做到”,于是我们一定先去学,然后才会去做。这样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鲁莽行事,但如果一味的只会学却不去实践,最终依然不会有收获。
有时候,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先行动再学习也未尝不可(前提是,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小步试错),因为这样即便错了成本也不大,另外行动的过程中成长得是最快的,在行动中我们也能更加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所以,我们不能陷入学习的无限循环中无法自拔,更重要的是要去实践,因为实践才能出真理,实践就是最佳的学习方式,越实践也越有所收获。
当然,行动虽然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学习就不重要,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最好的学习一定是一边学,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只有把“学”和“实践”以及“反思”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改变我们。
反之,只学不行动,充其量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只学不反思则不会带来真正的成长;只行动不反思,那么只会成为莽夫;只反思不行动,一切也都是徒劳:因此,有效的学习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性的。
一连 1042蜡笔小心(字数: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