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三思而后行”,那么“三思”到底应该思考什么呢?在这里说一下我的想法供参考。
就拿夫妻间的冲突来说,俩人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会慢慢形成一个处理冲突的模式,并习惯于这种模式,乃至于成为唯一的模式。回想一下自己处理冲突的模式,不妨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一、是否真的只有一种选择?
当被问到为什么这样子处理冲突时,作为第一反应,常能听到下面这些借口。
我没得选,只能这样子做。
如果有办法,我早试过了。
她就是这种人,我有什么办法?
我就是这种人,你说有什么办法?
找借口的人忽略了这一点:人人都有自由的意志。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一个人都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
左脸被别人打了一耳光之后,你可以把右脸送上去迎接下一个耳光,你也可以回敬对方一耳光,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
贫民窟里可以出百万富翁,治安混乱的地方仍然有遵纪守法的公民,这就是自由意志的作用。
只要愿意,永远有的选,但是人们往往由着性子,按自己的第一反应来做。
二、我的第一反应从哪儿来?
在动物世界里,面对危险,乌龟把四肢缩回龟壳,鸵鸟把脑袋埋进沙里,刺猬竖起浑身的刺,变色龙改变自己的颜色,这是它们进化而来的本能反应。
然而人跟动物不同,人有自由意志,可以进行各种选择。但是,自由意志虽然人人都有,不见得人人都用,因为在面对冲突时,我们常常不假思索,习惯于自己的第一反应,自由意志被习惯打败。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第一反应可能完全不同,有的人逃避,有的人战斗,有的人寻找双赢。
可以试着反思一下,把自己的第一反应当作考察对象,想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应,而不是别的反应?到底是来自谁的影响?父母、配偶、朋友、名人、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的角色?
细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受到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于是别人的想法有意无意地悄无声息地植入了我们的大脑。“我这样对待老婆是因为我的爸爸就是这样对待妈妈的”;“我这样对待老公是因为电视剧里我喜欢的女主角就是这样子做的”,“我这样子做是因为我的朋友就是这样子做的。”
并不是说跟别人学不好,而是说,在接纳采用别人的做法之前,要再问一下自己下面这个问题。
三、有没有更好的反应方式?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当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方式可能是自己脑子的被动选择之后,再想一下,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自己还有哪些可能的反应方式?是否有比第一反应更合适的反应方式?那么,自己以后能不能换成这种更合适的方式?
比如,面对来自孩子、伴侣、父母的抱怨,你可以充耳不闻,你可以敷衍了事,你还可以认真倾听。
哪怕是倾听,也可以只是用“嗯、啊、是吗”来回应,可以用复述对方的话来回应,可以用提供解决方案来回应。
你可以选择尊重对方,包容对方,知道情绪没有对错,理解对方需要表达情绪,然后去思考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即使现在不能满足,也要想办法在将来去满足这种需求。
思考就是向自己提问并回答问题,问题的质量决定思考的质量,思考的质量决定行动的质量。不妨在行动之前问一下自己上面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