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简书:教育为什么需要信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育为什么需要信仰?

因为教育太复杂了,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狭义的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力的,是软弱的,甚至是没有用的,尤其是在一个不自由的、价值分裂的教育环境中。

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人是宇宙间最诡诈的存在。这就注定了教育的局限性。

真正的教育是生命教育,而生命的内核是灵魂。灵魂是内守的,也经常是昏睡的。教育是灵魂的唤醒。要唤醒灵魂,重建生命,就必须确认灵魂的存在。灵魂从根本上说是不属于这个三维世界的,祂是归属上帝的,而败坏的灵魂却过于强调自由意志,自我意识,于是,自私成为一种基因,灵魂成为一个游子。

  汉语有个词:“服从”,“从”的前提是“服”,要敬畏顺服真理,被真理征服,才会跟从真理,改变自己,放弃自我中心,才会学着接纳世界、宽容他人,与命运携手,与生活和解,与大道合一。

从信仰的意义上讲,教育其实也是上帝的产业,是精神本体的构成部分,它呼应的是宇宙间最恒久、最细微又最震撼人心的声音。现实的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之外,其实也传播了谬误,因为僭主的存在,神位被强权占领,真理在流血受难,为了免于恐惧,保证活着,你就得学会忍受,忍受良心的苦痛,忍受真理被暴力褫夺。

教育从属于文化,从属于一个巨大的系统。一个人的秉性是确定的,其性格、习惯、各种各样的弱点,既有基因的遗传,也有人本身的罪性,你学校教育又能怎么样?

教育以外的各种力量对教育的制约,比如家庭环境,父母的观念,社会问题,制度问题,教材问题,学校问题……许多问题都很难归结到学校或教师身上,所以,真正的教育者内心其实都是绝望的,他们知道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生命是不可设计的,历史是无法预测的,命运是无常的,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背负绝望与虚无,用做事来对抗荒诞,用行动来抵抗虚无,像一个西西弗斯,不断地推石头上山,如此努力,但又如此无力。知道无力却不放弃努力,救一个算一个,走一步算一步,虽然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但从不放弃自己,由此确立了存在的意义,这,也许就是教育的信仰吧——努力,却不考虑成败得失,因为内心绝望,也就不会有失败的痛苦;因为没想得到,也就无所谓失去。一切都在至高者的手里,人,看不见,自己看得见,只尽人事,听候天命。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因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力的,是软弱的,甚至是没有用的,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人是宇宙间比万物都诡诈的存在...
    杨林柯阅读 1,795评论 0 4
  • 一楼下棋的老人忽然换了一个 同事美超的发型也变得好看 她还穿上了白色的长裙 也不再和我们同去吃饭 被火烧过的少年已...
    一首诗和小H阅读 125评论 0 0
  • 抠人,抓人的小坏蛋怎么破? 我家先生晚上给小丫洗头发,边洗边呲牙咧嘴,小丫偷偷伸着手抠他,每次捏一点点肉,眼睛看着...
    和翊浛阅读 247评论 0 0
  • 隔了墙, 从那边飘来 时浓时淡的 阵阵幽香。 不由得紧吸几下, 好让它浸透鼻腔。 去年种的金银花, 而今满树黄。 ...
    天山的黄秋葵阅读 1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