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林间屲上长着许多丁香,乡亲们不叫丁香,叫林被。这个名字好,一簇簇连片生长的花树,不就是覆笼着树林的锦缎被子吗?在乡野山村,农民浅薄,不解风情,从来没把林被当成一种花。它们只是生长在林间的一种树,和白杨柳树无异。
林被开花很香,一颗一颗的紫色小蕾绽裂成一朵朵细碎的十字形小花,如解开的装满心事的结。一朵一朵紧挨在一起,联缀成一串紫色花穗,弥漫成一片淡紫色的花雾。花香也是淡紫色的,浓郁清新,带着湿漉漉的吻痕,似从有星星的夜晚飘来的一个梦……
牙和村东边的坡屲上长着许多林被,银灰色的枝条,翠绿色的叶子,淡紫色的花。课间,我们常常钻进花丛,折下大把大把的花束,带进教室。花儿缺了水,不大工夫就蔫了,耷拉着脑袋,但依旧吐着清香。插进清水中,只一会儿,低垂着的头便渐渐抬起来,脸上也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
林被叶厚,质感好,但奇苦,有多苦?比黄连还苦。摘过叶子的手,几天后吃馒头,馒头都带着淡淡的苦味。“林被叶子厚不厚?十口八口咬不透。”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俗话。大点的孩子常常将林被叶子折叠起来哄我们,我们也常这样哄小点的孩子。哄着哄着没人相信了,趁没人的时候,自己偷偷咬一口,让苦味浸入骨髓中。
上师范时郭继荣老师讲戴望舒的《雨巷》,我最喜欢读“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老师引用“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诗句专门介绍丁香。恰巧我也读到陆龟蒙《丁香》中“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这句,便对丁香念念不忘,觉得不识这种凄婉迷离意象朦胧的花儿,枉学了《雨巷》,枉学了中国文学,也枉恋了班上那个长着长发,结着丁香般忧愁的女孩。
周末,郭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到南郭寺去踏青。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前开着几树林被,紫色的花儿招蜂引蝶,开得很热闹,浓郁的香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在他乡见到这花,倍感亲切。郭老师郑重其事地向大家介绍:这就是丁香,《雨巷》中的丁香,一种名贵的花木。天哪!这不就是林被吗?都怪自己才疏学浅,粗陋寡闻,身在花中不识花!羞愧之余,看到几个舍友对着花儿品头论足,我偷偷摘下几片丁香叶子,叠在一起,折了几折。对舍友们说:“尝尝吧,丁香叶子很甜,很硬,牙齿根本都咬不透,不信试试。”几个舍友面面相觑,再三踌躇,犹豫不决,我忙将一片杏叶塞进嘴里,嚼了几口,装出很好吃的样子。这时肥头大耳,和我关系最铁的“发财”接过我手中的丁香叶,塞进嘴里,使劲嚼了几口,只一道闪电滑过的瞬间,发财的脸皮已拧成了一个丁香结一样的疙瘩。我情知不妙,早跑了。这事,我笑了他几年。今天想起,还让我忍俊不禁。
工作后,学校花园里有几棵丁香,夹在青松翠柏间。每到春末,紫色的花穗散发着幽幽清香,和满园的海棠争香斗艳。淡紫色的芳香一团一团弥漫在海棠猩红的花朵上,耳鬓厮磨,缠绵悱恻着望眼欲穿的心思。有次我走进花园,突然发现最中心的一棵已垂垂将死矣。几枝干枯,几枝稀稀疏疏地舞着几片叶子,零零星星地挑着几穗花,憔悴不堪。一股一股的无根草缠勒在丁香粗壮的杆上,一团一团蓬在枝间,似扭在一起的毒蛇。灿烂开着的小花,似鬼魅眨巴着的眼睛。顾不得绿色的毒液溅满衣裤,我双手并用,一股一股扯下紧紧纠缠着的无根草蔓,狠狠扔在温热的水泥地上。扯了四五天,才将满树的无根草蔓扯完。十多年过去了,这棵将死的丁香又活了过来。如今我一抬头,就能看见满树紫色的花,幽幽地送来香气。
村子南面的山上生着成片的丁香,都是长了多年的老树。前几年一上完课,我常常溜出校门,钻入花丛中,让紫色的芳香弥漫全身,悄悄变成一朵紫色的丁香。
最好看的丁香在候堡至马坞与候堡至杨河的两条峡谷中,那里属于西秦岭余脉,山高谷深,山上长着一丛一丛的紫丁香,散落在高低不齐的灌木丛中。平日引不起人的注意,每到花开时节,满山满岭的丁香一齐盛开,如紫色的海洋,香飘几十里,惹得人心旌摇荡。漆寨芳老师写了一篇《丁香花开十里香》,写的就是候堡至马坞一带丁香花开的盛事。有个黄昏,我送老婆去学校。车子沿洛礼公路缓缓而行,夜风中,一脉一脉的清香沾着夜露,徐徐袭来。细看之下,山岭间全是紫色的丁香,如穿着细碎紫花格的少女,隐在草丛林间,摇头探目,笑靥如花。前两天重读漆老师的散文,我眼前又现出这些丁香。
又到了丁香盛开的季节,这些往事一古脑儿涌来,开成紫色的丁香,开在山岗,开在坡屲,开在园中,开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