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周五
*早上,老妈宣布中午做烩面。孩子说,我真的不喜欢也不想吃烩面,我吃速冻饺子行吧。
我张口就来,“姥姥做什么咱们吃什么。谁成天吃个饭挑三拣四的?有人给你做饭,你又不做不动手,让你吃现成的,还不知足,还挑来挑去?我可不“惯”你这挑食的毛病。”(我说的理直气壮,义正言辞的。觉得自己可占理。)
老爸看我一眼,唉了一声,张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忍住没说,摇了摇头,回房间了。
(“你们就是“惯”孩子”。我看着老爸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样子,心里有点不舒服,暗暗抱怨。我心说,老话说,“娇子如杀子”,不能“娇惯”孩子。我这么做是对的,是为了孩子好,是在爱孩子。我不怕孩子不高兴,有时候就得对孩子严一点,狠一点,舍得让他吃点苦。)
孩子扁扁嘴,“你之前说过,姥姥没做饭之前是可以提我想吃什么的。”
“姥姥不是已经说她中午要做烩面了!她东西都准备好了。”我嚷嚷着。
“我又没说不让姥姥做烩面,又没说不让你们吃。你们吃烩面,我吃速冻饺子,这咋不行?我自己会煮饺子,我自己煮。”听着我语气急声音大,估计快要发火了,孩子不敢明着和我对抗,但还是忍不住不服气的小声嘟囔。
*我虽然觉得,孩子说的话吧,听起来也没毛病。可是,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对自己说,“若是次次都依他的意思,想吃饺子就让吃,不想吃烩面就不吃,这么“惯”着他。久而久之,不论是吃饭还是做事,他真的养成什么都以他的喜好为主,挑三拣四,不喜欢的都拒绝,那以后长大出门了,在外面可不像家里这样,依着他惯着他,他适应不了怎么办?
(此刻写下来,我才发觉,我想要孩子怎样怎样的背后,除了我认为的“为他好”,“爱他”,“他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他应该是一个不挑食,什么都能接受适应的人)…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的“怕”在作祟。是我怕他怎样怎样,比如怕他被惯坏了,怕他挑食出门适应不了别的饮食…
我问问自己,我的这些怕,真的会发生么?比如他顺从我的意愿,中午吃烩面,就意味着不挑食么?就意味着以后出门他就能适应各种饮食么?还有,尊重他的喜好,允许和接受他不喜欢和不想吃烩面,满足他吃饺子,就是“惯”他么?次次满足孩子的意愿,久而久之,就会把孩子“惯坏了”么?
好像,好像,仔细想想,这些说辞好像也站不住脚,更多的像是我在编导演绎吧?
*一时间,我有些懵。
老爸出来吃早饭,看孩子不在客厅。他轻叹了口气,对着我开了口:
刚才当着孩子的面不好说你。你说说,啥是惯孩儿?
我张张嘴,答不上来。
老爸说,“我也不懂啥教育方法,但是我觉得吧,如果孩子提的是无理的过分的要求,如果孩子做的事明明是不对,家长硬是对孩子的要求统统满足,硬是对错事还护短,不教孩子分对错,改错,那是惯。那样的没原则没底线的娇惯,肯定不好,是要把孩子惯坏的。
可是,孩子提的要求合情合理,你明明有条件可以满足,就是不满足;如果孩子有自己的喜好,你非不允许,非要让他按你认为的好的对的标准来。你说这是爱他,这是对他好,我咋觉得不对劲儿呢?!
你喜欢吃辣,你妈不吃辣,可她做菜还顾及你的口味,专门给你盛出来一点放辣椒炒。那她这样也是惯你?按你说的,吃菜还挑啥口味?”
老爸这话说的,让我低下头,好好想一想。
*孩子也出来吃早饭了。他估计是听见我们的话了。来了句,“妈妈,主要是我知道咱家冰箱里有速冻饺子。如果只有烩面,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我也肯定吃烩面哦。只是有的选的时候,我表达一下我的选择,选我想吃的而已。
你不是也说过,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要为自己想要的努力争取一下。是吧?”
哼哼,好吧,这话是我说的,搁这儿堵我呢。
“嗯,那啥”,我有点尴尬的笑笑,“也是,那你想吃饺子就吃吧。”,我顿了顿,还想找回点面子,又跟着叮嘱一句,“我不是非让你吃烩面,只是怕你觉得,你想干啥大家都得依着你惯着你,怕你养成“以自我中心的”心理,这可不好。”
“我懂,我懂。你不是总说,地球又不是咱家的,咋可能别人都围着我转?!”这小子,又拿我的话说我。
*忙了一上午,空闲下来,扣扣手机。看到群里有伙伴分享郑委老师文章里的话:
不要总希望别人变成什么样,不要老是要求别人成为什么样,不要非让别人按你的标准你的认为怎样怎样…
而是每天想着他有什么需求,每天为他做点他想要的或能让他感觉好点的,高兴的,开心的,感觉得到支持得到…的事。
这才是爱的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爱一个人,总想把他改变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认为好”的样子。这与其说是爱别人,倒不如说是把别人当成是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而已。
*是呀,很多时候,对孩子,该尊重的时候,我们非要控制;该坚持原则底线的时候,我们又去妥协退让…
没有尊重的控制,那不是爱;
没有原则底线的妥协退让,那才是“惯”!
所以啊,好好的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好好的觉察自己的心思吧。
问问自己,我这么做,是在爱,还是在控制;
我是因为怕,还是因为要。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爱,并不是爱;我们认为的“惯孩子”,也并不是“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