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接一个的选择构成了生活,说谎与诚实之间,偷窃与正义之间,让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成长的选择而非防御性的选择,这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我突然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诗《自由与爱情》,“自由,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将爱情牺牲。”这就是裴多菲自己的选择,在我看来是那么真实、那么纯粹,那么高尚。为了自由什么都可以不要,这种自由绝不只是身体的自由,因为,他为了爱情已经舍弃了生命。这种自由是精神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不仅仅是自己,而是用生命在呼喊全人类。
生活就是选择,选择A意味着放弃非A,单纯从数量的角度看,好像我们放弃的远大于我们选择的。但是呢,如果我们的选择不是被迫的不是防御性的,而真的是自己的内心的呼声,是出于“人的本性----真、善、美”这一至高的原则而做出的选择,那么,你什么也没丢,你会获得全世界。就像裴多菲一样,他选择了人类思想的自由,似乎是放弃了生命,放弃了爱情,但是,我们发现,当我们在谈论自由和爱情的时候,总是能想起这首诗,想起裴多菲,难道这不是永生吗?
马斯洛说:“选择应是成长的,而非防御性的”,这是选择的目标也是选择的原则,正确的选择让人成长,错误的选择让人堕落。吃苦和享乐应该怎么选?勤奋和懒惰应该怎么选?正义和邪恶应该怎么选?伟大和平庸应该怎么选?这些问题似乎看起来很弱智,随便一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口头的回答,但是在真正的生活实践中,往往大部分人是口是心非的,睡醒了还想再睡一会,吃饱还想再多吃一点,怕吃苦,怕累着自己,甘愿平庸,甘愿碌碌无为。
在《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他的选择充满了防御性,怕权力过期,怕自己没钱,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永不知足,欲壑难填。因此,面对权力、金钱和美女把持不住自己,他想拥有这一切,只有这些才能让他心安,让他平衡,这是低级自我也叫自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的这种选择注定了人生的结局,他将失去他引以为傲的一切,等待他的只有审判,不仅仅是法律的审判,而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审判,上帝的审判。
成长的选择带来的是人的改变和进步,防御性的选择带来的僵化和固步自封,成长的选择是有生命力的,防御性的选择最后会将走向灭亡。
选择应是“理性”的而非“感性”的,关于理性和感性我比较认同马斯洛的观点,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人的本性是“理性”,动物的本性才是冲动的“感性”。前一段时间微信群里传了一段视频,“一个小女孩不小心从一个小男孩的头上踩了过去,目测没有大问题,小女孩的妈妈急忙道歉。这时,小男孩的妈妈近乎疯狂,眼里冒着凶光,撕扯着小女孩的衣服,要求道歉,不依不饶”,男孩的爸爸试图控制发疯的妈妈,但有些控不住”。如果我是这个小女孩的家长应该怎么办?在同学群里我们做了充分的讨论,我给出了一个这样的回答:“控制住局面,别让孩子受伤,然后溜之大吉,跑的越快越好”。
理由如下:第一、确定双方孩子都没有受伤,事情没有那么严重,简单处理;第二、男孩的妈妈已经“疯了”,不能跟疯子讲道理;第三,自己要淡定,如果自己也疯了,只能让对方更疯狂,局面将难以控制;第四,如果出手打对方,双方将爆发战争,男孩的爸爸可能也会参战,如果出手过重,要么进医院,要么进牢房,对孩子来说还是巨大的恐怖,得不偿失、后患无穷、后悔莫及。第五,我们对任何人都没有审判权,就算对面的人犯了罪,自有法律、道德和上帝去惩罚他。可以想象一下,人人都把自己当上帝,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到那时,只能等待末日洪水的毁灭。
自尊和尊重他人都是对“选择”的尊重,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我们愿意接受那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最终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乐于向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但我们无权干涉别人的选择;更不能邪恶到逼迫别人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
这一点在亲子关系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孩子想再玩一会,家长非要说到时间了,必须睡觉;孩子委屈的想哭,家长非要让他憋回去;孩子说不喜欢谈钢琴,不喜欢学跳舞,家长说必须坚持,这都是为你好。我们家长会说,孩子还很幼稚,他不知道好坏,所以要替他选,要逼他做,真的要这样吗?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多希望大人能听听我们的意见,能多尊重一下我们。现在为人父母的我们又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们的逼迫和强制很可能扼杀孩子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这种例子并不少。我们能不能跟孩子好好谈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你走过的路,把你的经验传授给他,但把选择权还给孩子,或对或错,责任由他自己承担。这难道不是一种自发的“成长”吗?我们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放弃选择就是在人生路上止步。面对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我们常常主动放弃这一神圣的权利,把他交给别人,把他交给命运。这是一种被动的,缺乏勇气的表现,当断不断必有后患。在人生的道路上,会出现岔路口,难道不选吗?原地不动等待别人来救我吗?人生不怕出错,怕的是不敢选择,怕的是明知走错了路,却仍不回头。人生真的不需要那么纠结,一步步往前走,遇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的“本性”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勇敢选择就是人生的路标,在“本性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是不会错的,它会像阳光一样照亮前面的路,有恶魔还是天使我们看的一清二楚。勇敢的选择吧,不抛弃不放弃。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但是只要水不渗进船里,船就不会沉。只要确定你是对的,就坚持你的信念,无怨无悔。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自我,成为人上之人。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