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圈再次被刷屏,一条名为《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四分钟走心广告感动了许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广告讲述的是在外留学的儿子要给朋友做番茄炒蛋,但不知应该先放番茄还是先放蛋,微信询问母亲,父母在接到求助信号后立即起床一步步拍摄演示。在朋友不经意的提示下,儿子才意识到母亲的演示是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时差。
感动“中国式父母”之余,我不禁想问,“中国的父母,你可不可以不这么累?”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同事说“如果换做从前,我还是会再生一个的,这两年给我钱生,我也不想生了,我是个劳碌命,再生一个,非得把自己累个半死”。她说完以后,问我“你说呢”,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个回复“二胎是累的吧“,我笑了一笑,一下子不知道该从哪里回答起。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同事说”这就是我不生二胎的原因,我不想家里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她说,做晚送孩子上培训班的时候,遇到熟人,那妈妈把老大放培训班以后,转身回家,据说家里还有一个小的,领走丢下一句“这么遭罪的事,还得再轮一次”。
不得不承认的是,两个孩子,父母会付出的更多,但是,我似乎没有感觉到从这些家长口中说出的“痛楚”,我经常开玩笑的说,如果国家政策允许,我还是愿意在生育一个孩子的。
妈妈们普遍焦虑,从一个层面来看,是好事,因为秉着“想成为一个好父母”的愿望,希望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这会激励我们更多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去全面认识、了解我们的孩子;然而,另一方面,父母的焦虑会投射在孩子身上。他们会为能否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教育而焦虑,会为“别人的孩子四个月就上早教班,我要带孩子去吗”而焦虑,会为“如何选择到一所好的幼儿园”,“如何择到一所名小学”,“如何上一所不错的中学”甚至“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焦虑。但是,这些焦虑的父母,却不不知道,这样的“焦虑”还会投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所以,我近几年来,我一直不停的问自己,作为父母,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如何才能正确的给与?父母怎么样才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力量?
我认为育儿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改变和力量在于“向内求”的过程里,也就是把目光从孩子身上收回来,觉察自己、感受自己,解开自己身上的未解开的结,疗愈自己曾经受过的伤,唯有“父母”好了,才会有力量去爱孩子。记得有人说过,我们的父母和我们互为镜子,我们的孩子和我们也互为镜子,我们不妨试图思考一下,你从父母的镜子里照见了什么,你从你孩子的镜子又里照见了什么?
2008年女儿出生,至今,我一直有坚持记录孩子的成长,时断时续,记录的是零星,回观的时候,表面看来有一种泛泛之感,深处看来,就某些知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无法解决大部分家长遇到的实际问题,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道理我们都懂,但是照搬的效果不太好”,而且还会让在自我成长中的家长陷入焦虑和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否定。
今年10月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坚持日更育儿日志,到今天,近一个月了。我坚持避免“大讲道理”,而是通过剖析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来对日常的小事进行反思和刻意复盘,用“接纳自己”取代“排斥和否定”,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对过去说“谢谢”,倾听那个“内在小孩”,倾听他、接纳他、支持他、指引他,由“浅”入“深”,因为能够疗愈内在的,只有我们自己。
这,需要时间,但都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