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对门住着一家三口,夫妻俩都是机关领导,孩子去年大学毕业,顺利谋得了一份稳定、清闲的工作。这件大事落定后,一家人倍感放松,日子愈加过得不紧不慢、舒心踏实。前几天,邻家的这个大男孩忽然来家里找我,说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想跟我聊聊。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两周他感觉嗓子不舒服,医生说没事,连药都没开,就让多喝水,忌辛辣。他心里放不下,又换了五家不同的医院看,医生的说法都一样,他还是心里嘀咕,一刻不停地想着这件事。他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上学时曾得过一场大病,最初因为没上心耽搁了两周才去医院,结果导致病情恶化,半年才治好。他认为,正是这件事给他留下了阴影,让他特别害怕生病。
我和他聊了一些细节,发现这里面有逻辑矛盾。上学时的那场病是因他不就医耽误的,最后医生帮他治好了,怎么可能导致他现在怀疑医生的诊断,这实在说不通。但是他很焦急,说自己嗓子的问题已经影响生活,怎么努力都无法逾越。我问他:“你跟我说话的时候嗓子疼吗?”他微微扬起头开始思考起来,表情有些疑惑。
我心里大概有了数。随后我们换了个话题,聊起他现在的生活。
“工作忙吗?”
“不忙,朝九晚五,也没什么活儿干。”
“下班干什么?”
“有时跟同学朋友出去玩儿。”
“玩儿什么?”
“吃饭,唱歌,打游戏。”
“喜欢打游戏吗?”
“喜欢。”
“每天要打多久?”
“也不是天天打,有朋友陪着就打一会儿。”
“唱歌呢?喜欢谁的歌?”
“很多啊,都挺喜欢。”
“美食呢?爱吃什么?”
“都行。”
后来我们又谈及他的兴趣,他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连找女朋友的事都意兴阑珊,觉得麻烦,恐怕也要等不久的将来他爸妈帮忙张罗。
这样的孩子,我见到的越来越多。“90”后的优越环境是之前的几代人都无法比拟的,可惜的是,他们在继承物质的同时也继承了精神,他们带着已被父母满足的需求来到世上,却没发展出自己的需要。他们的手插在裤兜,没有什么值得索取;他们的眼睛茫然无着,没有什么值得注视。这样的生命自然是无所适从的。
上学时,因为始终有考试的目标和压力,我们会错误的以为不断的学习令人如此疲惫。一旦离开了这个规则单纯的体系,真相才慢慢显现出来:没有什么比闲着更累了。西点军校的教材中有一个故事:在一支雪域远征军中,战士们的眼睛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使目光停留的落点,很多人的眼睛因过度紧张而失明。生命亦复如此,空虚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会吸干我们的活力。
原因呢,当然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需要警觉的意识到,过度满足只是匮乏的另一种形式。精神和物质都包括在内,匮乏是拒绝给予,而过度满足是给予他不想要的,两者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都是无视孩子的真实存在和真正需要。这种无视导致了儿童的自我忽略,长大后他们拥有看上去很美的一切,而这一切又和他们的真实自我没有任何关联。
物质很重要,要正确的使用它,还需要观念的支持。
贝聿铭和爱德华诺顿经常被当成因家境优越而能坚持梦想的典型,前者终生从事烧钱的设计工作,在漫长的不被看好的日子里坚守自己的理想,终因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留名青史;后者是好莱坞实力派明星,对剧本严格挑剔,作品量少质高。他们能够坚持的原因之一,就是家庭的财力,保证他们没有衣食之忧。但我们可以猜测的是,他们的家庭也没有因为养活了他们就限制和干涉他们。
邻家男孩离开我家的时候,一心想着我们聊出来的他那几个疑似爱好,我也忘了问他嗓子还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