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分类
1.“211”工程
“211工程”于1995年由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2.“985”工程
“985工程”始于1998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后,国家意识到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培养高级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这一计划的提出正值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了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目标。
3.“2011”计划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于2012年正式启动,其命名源自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庆典上的讲话,强调创新对于高等教育的关键作用。
该计划聚焦人才、学科、科研三要素,通过四大协同创新模式——科学前沿探索、文化传承创新、产业技术革新及区域发展驱动,力图深化体制革新,转变创新路径。其宏伟愿景在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构建与世界顶尖水准并驾齐驱的高等教育体系。由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进,首批名单于2013年揭晓,覆盖14个高端研究领域,标志着首批协同创新中心的诞生。至2014年,已认定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彰显国家对高等教育创新的坚定承诺与大力支持。
“2011计划”不仅显著提升了中国高校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潜能,还深化了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联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4.“双一流”计划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5.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全称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中国教育部为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推出的一项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措施。强基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旨在强化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强基计划是在2020年初由中国教育部提出的,并从2020年开始试点实施。具体来说,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通知,同年取消了高校自主招生,在36所“985工程”高校中开展了强基计划的试点工作。2022年,强基计划进一步扩大,新增了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参与,至此共有39所“双一流”高校可以实行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一个重要转变,其目标是通过改革招生方式,选拔并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基础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满足国家在基础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长远发展需求。
6.101计划
2021年,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启动实施了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这项由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提议、教育部部长统筹部署、高教司牵头的重要教改工作,称为“101计划”。
其目标是用两年时间推出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名课、名师、名教材。针对12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组成顶尖师资团队,对课程的内容、讲授方式、实践平台进行全面建设,引领带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 高校联盟及民间对高校的分类
1. C9
强基计九校联盟(C9),中国首屈一指的高校精英联盟,诞生于2009年10月,汇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985工程”顶尖学府,旨在共创世界一流大学。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加入C9联盟。
该联盟仿效国际知名联盟如美国常春藤、英国罗素集团,C9不仅深化国内学术交流,更与全球高校巨头携手合作,为学子铺设海外留学的黄金通道。联盟成员间频繁互动,包括学生交换、学术研讨及暑期项目,构筑起跨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C9与英、日、德、加、澳等国顶级大学联盟保持着密切联系,共同推进教育与科研的国际合作,彰显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2. 国防七子
国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以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见长。
北京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国防工业院校之一,以其在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领域的卓越研究而闻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在航天、机器人、核能、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以航空、航天、航海等“三航”特色而著称,是中国唯一一所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点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航空高等院校,以航空航天及相关学科为特色。
南京理工大学:以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为优势,是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专注于海洋工程、核能、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与教育。
3. 华东五校
华东五校,又称“华五”,是指中国东部地区五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均属于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享有“985工程”和“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的称号,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顶尖水平。这些大学不仅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卓越,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是一所以文理医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等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上海交大在工程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医学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教育质量。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
浙江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在工学、农学、医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均有着突出的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其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4. 中坚九校
中坚九校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九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学,它们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通常被认为略低于华东五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坚九校在高考招生时的录取分数线通常较高,它们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内享有盛誉,吸引了大量的优质生源和科研资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坚九校的具体成员包括: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工科见长,是中国顶尖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理工结合的研究型大学,拥有多个强势学科。
武汉大学:以法学、经济学、文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闻名,校园风景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以工科为主,兼有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是中国领先的理工科大学之一。
中山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以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见长,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北京理工大学:以工科为主,特别是在兵器科学与技术和车辆工程等领域有显著成就,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重要高校。
厦门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海洋科学等学科见长,校园环境优美。
天津大学: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以工科为主,特别是在化工、建筑、土木工程等领域有深厚的学术积累。
东南大学:以工科见长,特别是在信息科学、电子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5. 34所
很多考生都有继续读研深造的打算,而在考研时,报考本校的研究生更有优势,其中有34所可以自主划线。“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
6. 五大财经
中国五大财经院校是指在财经教育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声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五所大学。这些院校在中国的财经教育和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五所大学不仅培养了大量的财经专业人才,而且在推动中国财经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政府、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各个领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五大财经院校的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财政干部学校,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财经类高等教育机构之一。该校在金融、会计、经济学等领域享有盛誉。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财经大学之一。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经济、会计、统计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注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财经教育和研究基地,尤其在金融、会计、经济学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该校在财经、法律领域具有深厚的教学和研究基础。
7. 政法五院四系
政法五院四系是指中国法学教育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九所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在中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九所院校因其高质量的法学教育、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在法律实务界的广泛影响力,被公认为中国法学教育的“五院四系”。它们培养了大量杰出的法律人才,对中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是这九所院校的简介:
五院
中国政法大学:原名北京政法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以其卓越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而闻名。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南政法学院,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法学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
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为华东政法学院,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基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由原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而成,是集财经和法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北政法学院,是中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法学教育和研究机构。
四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04年,是中国最古老且最具影响力的法学教育机构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核心学院之一,在法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律系,现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基地。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律系,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中部地区知名的法学教育和研究机构。
8. 两电一邮
“两电一邮”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内三所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在电子科技、信息通讯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行业影响力。这三所大学不仅在国内的信息技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与国际上的许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它们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信息技术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科研创新、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其在专业领域的卓越表现,“两电一邮”在就业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毕业生往往受到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青睐。这三所大学分别是:
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国在电子科技领域内的一流学府,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尤其在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享有盛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它是中国最早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教育和研究的高等学府之一,以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等专业见长。
北京邮电大学:是中国在信息通信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有深厚的教学和科研基础。
9. 机械五虎四小龙
“机械五虎”和“机械四小龙”是中国高等教育中机械工程领域内公认的顶级学府,它们在机械工程教育和科研方面拥有卓越的成就和广泛的影响力。这些学校不仅在机械工程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还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对这些学校的简介:
机械五虎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机械工程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在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等领域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其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动力系统及控制工程等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其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科研和教育实力。
西安交通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在能源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在航天航空、机器人技术、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机械四小龙
合肥工业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在汽车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方面有较强的教育和科研能力。
湖南大学:其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车辆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吉林工业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等方面有深厚的传统。
燕山大学:其机械工程学院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自动化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10. 电气二龙四虎
“电气二龙四虎”是指在中国电气工程教育领域内具有极高学术地位和行业影响力的六所大学。这一称谓体现了这些高校在电气工程专业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深厚底蕴。这六所大学不仅在电气工程领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时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它们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使得“电气二龙四虎”成为了中国电气工程教育的标志性品牌。下面是这六所大学的简介:
电气二龙
华北电力大学:其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武汉大学:其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起源于1934年的电机工程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累,尤其是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电技术与设备等方面。
电气四虎
清华大学:其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声望,特别是在高电压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领域。
西安交通大学:其电气工程学院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广泛的行业影响力。
华中科技大学:其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等领域有显著的科研成果和教育质量。
浙江大学:其电气工程学院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方面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11. 小985
"小985"特指"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它是介于"985工程"和普通"211工程"高校之间的一个层次,只有国家中央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该项目旨在支持那些直属中央部委、具备行业特色、未经历大规模合并重组的"211工程"高校,以强化其在全国顶尖的特色学科,提升这些高校在特定领域的科研和教育竞争力。这些高校通常拥有1至2个高度精尖、业内认可度极高的优势学科,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学科积淀。
简而言之,"小985"是国家为了扶持部分"211工程"高校的顶尖学科,使其接近"985工程"高校水平而设立的特殊项目。这些高校虽不属"985工程",但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展现出卓越的实力和影响力。
12. Z14
Z14高校联盟,全称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的14所重点支持高校,这些高校分别位于中国中西部的各个省份,旨在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之间的差距。这些高校在各自领域和区域内部承担着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任务,通过Z14联盟的平台,它们能够共享资源,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下是Z14联盟中各高校的简介:
河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非双一流高校,但在区域内有重要影响力。
山西大学:历史悠久,非双一流高校,但在化学、物理学等领域有较强实力。
内蒙古大学:是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蒙古学和生态学研究著称。
南昌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材料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见长。
郑州大学:是211工程和双一流B类高校,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
广西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农业、林业等学科为特色。
海南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热带作物学、海洋科学等学科突出。
贵州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民族学、植物保护等学科著名。
云南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B类高校,生物学、民族学等学科有优势。
西藏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藏学、高原医学等研究见长。
青海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农学、生态学等学科闻名。
宁夏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以草业科学、水利工程等学科有特色。
新疆大学:211工程和双一流B类高校,以中亚研究、地质学等学科有优势。
石河子大学:211工程高校,以农业、水利等学科见长。
13. E9
E9高校联盟,正式名称为“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是由中国九所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组成的联盟。这些大学都是国家“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重点支持高校,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具有卓越的教育和科研能力。E9高校联盟致力于促进成员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大学不仅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同时也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学精英的重要基地。以下是E9联盟高校的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以其在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而闻名。
大连理工大学:以化工、机械、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见长。
东南大学:其信息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在国内享有盛誉。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其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成果而著称。
华南理工大学:以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等学科为特色。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化学工程与技术、建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济大学:以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而闻名。
重庆大学:其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西北工业大学:以航空航天、航海、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特色,被誉为“中国航空航天航海之母”。
14. 京港大学联盟
京港大学联盟是一个由北京和香港两地的大学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大学合作联盟,成立于2018年4月13日,在香港科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此联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的促成下,由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牵头,联合了两地多所高等学府共同发起的。
联盟的宗旨在于汇集京港两地的大学资源,实现互利共赢,致力于深化成员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两地高等教育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它被视为一个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对于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积极意义。京港大学联盟的成立和发展,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内跨地区合作的趋势,以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