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恋爱梦]
她看过他写给春子的信。
当他走进来,仿佛约定好般,她就是知道,是他!
然而,她面色平静,不动声色地与客人打着球。他略显踟蹰,然后问她:春子呢?她答:去台中了。良久,他忽然问:你叫什么名字?她看了他一眼,轻吐:秀美。
也许,一开始,他真的只是来告诉那个没有给他回信的女孩,他就要去当兵了,所以,他说:我走了。她静默,表示知道。她一个人吃力的阖上那扇陈旧的大门,他却突然出现在门外,他说:写信给你。她又静默,微笑的看着这个与她打了一晚上球的男子,也许他一直是那么多情。
某个晴朗的清晨,倚在窗边,她读着他的来信。这画面美得让人心醉。
但故事往往喜欢跟大家开个小玩笑:后来,他回来,她离开。
他,寻着她的足迹到了嘉义,她却于几日前离开。不知他抱着怎样执着的心情,辗转各地,台中、嘉义……最后在她给母亲的来信中得知地址,一路寻去。时光静好,当他出现在她眼前,她只是微笑,但我们能感觉得到,那浸着欢喜的心情。她为他端来一杯茶,点上一根烟。晚饭过后,到了车站,得知已无车。他却必须明早赶到部队,两人走出站外等车。细雨蒙蒙中,自然而然,十指紧扣。她抬起头,只是微笑。
在那个靠鸿雁传情的年代,他与她,只是一面之缘,之后漫长无聊的日子,对彼此的思念,在一页页信笺中翻飞,青涩的情愫,青涩的恋爱,让人为之一颤。
[1911 自由梦]
(本部分的默片形式,其实是很考验观者的耐心的。然而,当你静下心来去感受,那嵌在黑底金纹里的文字反而更加契合那个暗潮汹涌的年代,小我的悲欢离合,人民的躁动不安,大国的风雨飘摇)
他,要自由;她,也要自由。
他,为国;她,为私。
一开始,就注定了,故事结局的无言。
他,来去匆匆;她,安静等待。他来,为他梳头,为他着衣,为他系扣,听他论时事,赞梁先生,不言不语。他们都在苦等各自的自由,似乎都遥遥无期。
为了阿妹的终身有托,他们操心走动,即使倡导女性自由的他反对续妾,却一句木已成舟,负担一百银两,成全阿妹。
等待她的,是更加遥遥无期的艺旦生活。她问:你可曾考虑过我的终身,他默然,她起身,转过脸,拭泪。
日子在她的不言不语中缓缓流淌,看着他写来的信,全篇梁先生、国事,对她,竟只字未提,她默默看着,垂泪,拭去。也许,他引她为知己,真的,只是知己。
[2005 青春梦]
叛逆的女孩,她的脸藏在酒吧忽明忽暗的灯光里,藏在垂下的刘海发丝间,若面无表情,却又显现最极致的颓败不堪。他与她肆意的挥洒着青春的激情,看似放纵的背后,却有着难以承载的悲伤,那是一种叫做疼痛的东西。
他看着屏幕上她的资料:早产儿、太早破出的自我代价是昂贵的、多处骨折、心脏破洞、癫痫、右眼渐盲。在酒吧唱歌的她,声音低沉,发丝间若隐若现的脸,一种伤痛的氛围蔓延开来。他情不自禁,忘记身旁的女友,拿着相机,走向了她。
他,是有女朋友的。而她,也是有女朋友的。
她不停的质问她,你为什么不接我电话,她无力的解释着,最后,用拥抱解释一切。然而,她还是抵挡不了那份颓败的刺激,在短暂的可以喘息的空当里,她像飞蛾,不顾一切扑向短暂的欢愉。回来后,猝不及防的看到她潦草的留言:……我知道我爱你比你爱我多,你会后悔的,我会死的。
那种累和痛,是她一出身就背负着的负荷,渐渐地,或许她已沉迷其中。最后,他载着她飞驰,关于青春的梦,仓促,颓败,却在延续……
「总述」
没看之前,以为是三生三世的故事。看完了,才知道是三个故事。据说三个故事是有原型考据的。
最好的时光,也许,就是在那微笑流转间,在自然而然十指紧扣的刹那;也许,是在那场盛大的等待里,无止境的忍耐;也许,就是你恰如其分的出现。
爱情,自由,青春,并不是任何年龄或者任何人,都能够有勇气去承载,故而,曰:最好的时光。
PS.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22842729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