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看过的书籍,
写下误入的书中世界,
道出另一个世界中的芸芸众生。
01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能让我如此震撼的一本书,一边后悔为什么之前没有早些看过,一边又在庆幸在这个年纪里看了这本书;看完后,又很后悔看的那么快,怅然若失。
豆瓣上有个人这么评价这本书:
羡慕每一个没有看这本书的人,因为你们还可以享受到第一次看到它时的最原始的感受。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这本书是袁哲生的《猴子·罗汉池》
02
这是袁哲生的中篇小说集,一共五个故事。前两篇故事发生在同一个地方,有着同样的主人公,对应着书名中的“猴子”;后三篇故事也有着相同的主人公,对应着标题中的“罗汉池”。
当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名人推荐书籍,诸如什么成功学、经济学、你不得不读的小说作品……很多人开始去购买他们推荐的作品,因为这是名人推荐的,应该去读一下。于是有些作家因为名人的推荐红了,但更多的是一些本应该受人赏识的作家在时光的长河里被遗忘,那些不被人赏识的书最终高傲的绝版。有一天你在某个旧书摊上发现某个不知名作家的作品,随手翻开,发现里面写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你的心里,你会想着:为什么这个作家的作品没有火,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作品不被大众赏识。很不幸,很多作家呕心沥血写成的作品最终都是这样。还好,袁哲生的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而且成为当代台湾小说的代表作品。如果你没有看袁哲生的作品,一定要看一下。
台湾的许多作家的作品,在初读时是没什么感觉的,总感觉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大量的抒情描写,可是每次在合上书卷的时候,总能让人回味很久。袁哲生的作品在台湾地区也是比较特立独行的,极其简洁的文字、大量的留白空间、“冰山理论”,都是他作品中常见的手法。
看《猴子·罗汉池》,宛如在午后潮湿、昏暗的房间里,沉浸在雨声中,一个人想着心事。
很多人都写过求而不得的初恋,写过爱而离分的情感,但能够写得像袁哲生的笔下的情感那么细腻、那么平淡、那么深情、那么清新的却少有。《猴子·罗汉池》中,有《边城》水乡的空灵,也有翠翠和傩送没有结局的的深情,但《猴子·罗汉池》不是《边城》,他写的是台湾乡下的小镇、乡下的最平凡的情感。
时间被永恒地停了下来
深邃的爱情流转出来更多面貌
我们却从不知它有多美好
我喜欢雨,也喜欢和雨相关的作品。在看到《猴子·罗汉池》的第一章就是《雨》时,对这本书更为期待了起来。
03
《雨》的故事很简单,写了一个男生童年时的爱情启蒙。有一天主人公家的附近搬来了一户人家,和其他人家相比,这户人家干净、大方,不像是小乡村的人家破败、不干净。这户人家一家三口,男人叫梁包子,卖包子,女人叫吕秋美,他们的孩子叫梁羽玲。吕秋美像是从画上走出来的,美丽、端庄,似乎有穿不完的新衣服;梁羽玲也像是城里人的孩子,漂亮、安静、大方,和同村的孩子根本不一样。
主人公有个好友,叫荣小强,在孩子中很有分量,别人都听他的话,荣小强总是罩着主人公。他们会一起去梁包子家玩,看美丽的梁夫人在家安静地做着家务。梁夫人的衣服很多,总是在洗衣服、晾衣服。梁夫人很安静,但并不冷漠,当荣小强向她要花生米时,她总会给他们满满一碗。有时候主人公会和荣小强在门缝里偷看吕秋美,虽然年纪很小,但他们都知道,梁夫人很美。
在写吕秋美的时候,袁哲生的文字很美:
“一件紫纱的无肩洋装从半空降下来,在吕秋美的脚边围了一圈,一只脚被提了起来,重心有些不稳,然后另一只脚也跨过衣服,并且顺势用脚尖把它给勾了起来。”
至于梁包子,袁哲生没有着墨过多:一个粗汉子,嗓门很大。
由于主人公和荣小强经常去梁羽玲家玩(虽然总是没有和梁羽玲一起玩过),他们去梁羽玲家已经成了每日的工作,于是“我”内心的爱情开始悄悄萌芽。有一天荣小强不在,“我”独自一人去梁羽玲家,不敢进去,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这时吕秋美开门出来,看到了“我”,她穿得很漂亮,看到“我”后,说了一句“进去吧”。“我”知道,吕秋美再也不会回来了,她走了。
“我”走进梁羽玲,想和她说“下雨了”。
小说戛然而止。
《雨》开始并结束于“下雨了”这一句话,但在小说的中间部分,下雨的情节却并不多,但每一个看《雨》的人都能感觉到一场若隐若现的雨在每一个文字下面。
04
如果说《雨》写的是一个孩子的情感萌芽、是最青涩的爱情,那么接下来的《猴子》则是一个男孩成长过程中的爱情欲望。
《猴子》比《雨》写的更精彩,不似《雨》中大量的留白,《猴子》中出现了大量的直白的描写。
在吕秋美离开后,梁包子病重,无暇管梁羽玲,梁羽玲得以和“我”和荣小强一同玩耍。
荣小强养了一只猴子,猴子总是叫,荣小强说,这是猴子发情了。
梁包子的病日渐加重,无法照管梁羽玲,只好将梁羽玲送走寄养。
荣小强要上学,无法照管猴子,将猴子给我照管。猴子在我家很安分,从来没有发狂,直到那天我在我的学校里看到了梁羽玲……
猴子在这篇小说中象征了“我”的情感欲望,猴子平静的时候代表“我”很平静,猴子发疯的时候代表着“我”对梁羽玲的欲望。在被荣小强刺激后,“我”终于拿了50元钱,想要在荣小强之前,先一步得到梁羽玲——即便只是看一眼。
作为《雨》的后续,作者交代了《雨》中没写完的结局,也将“我”的情感不断地加深,在从情感萌芽往欲望的不断变化中,青涩变成了生活中的肮脏,爱情变成了一个词汇,而不是一种憧憬。
05
”罗汉池“部分由《月娘》《罗汉池》《贵妃观音》组成,这三个故事一脉相承,随着时间顺序往下发展。
这三篇小说采用了大量的台湾口语词汇,一开始就将故事拉到了台湾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罗汉池中。小说的主人公为月娘、建兴仔、克昌仔,人生从幼时到人生终点的命运纠扯,在他们三人身上就能够体现。
月娘长得很可爱,每个人都喜欢她。可是她喜欢上了克昌仔——一个注定了要成为他师父继承人的小和尚,他们注定不能在一起;她还有个朋友建兴仔——一个注定要接手他师父手艺的木匠,建兴仔喜欢月娘,但也不能在一起。
月娘的母亲病重,为了照顾母亲和家里的老人,月娘接过了母亲的衣钵,去了喜春楼做了酒女。月娘、建兴仔、克昌仔三个人似乎从出生就注定了命运,他们只能传承自己长辈的职业,生生世世不得摆脱这种宿命。
但《罗汉池》中讲得不是他们不能逃避的宿命,而是求而不得的爱情。
建兴仔爱着月娘,终生未娶,他和罗汉池的那些老光棍们一样,即便将钱花在妓院,也不要娶亲,于是渐渐地颓废下来。尽管他的手艺极好,他雕刻的手艺举世无双,可是依旧没有卖出去一件作品。
克昌仔做了和尚,他和师父一样每日早起、敲钟、扫地,清净无欲,不悲不喜。他时不时照顾酒醉的建兴仔,他知道这位童年好友爱上了月娘,但他们有缘无分。克昌仔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似乎没有什么波澜。
建兴仔终于做出了一尊观音像——美丽、做工精细、举世无双,他把所有的温柔都倾注在这尊观音像上,因为它能够救自己喜欢的人的命,他希望月娘能够看到这尊观音,能够知道自己对月娘的情感。可惜月娘看不到了,她在观音像做成之前就去世了。建兴仔的观音像也没卖出去——妖艳、女性的面容总给人不够正统的感觉。
因为雕刻观音像时,建兴仔的心里浮现的一直都是月娘的身影。
这尊观音像放在了克昌仔的寺庙里,随着时间不见了踪迹。据传说,月娘去世的那天晚上,克昌仔的木鱼声不似往常有序,时缓时急。
06
《猴子·罗宾汉》讲述的是两段求而不得的爱情,都藏在心底,但也都是有缘无分。
在俗世的肮脏中,每个人的心底都曾埋藏着一份不想向人提及的往事,也许很遗憾,也许很无奈,但这份埋藏的往事那么美好,美好到不应该出现在这俗世中,受到俗世的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