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学习--《精进》(8.20-12.20 46页,14.00-18.00 到100页 )
2.个人管理--我发现自己已经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比如落实减肥计划,然后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不要那么无所谓,跟大家对照一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的事情如果不会对别人,对外界产生不良影响,自己怎么做都可以,但是一些社会规范的话还是要遵守的,想一想每一个人的角色问题吧。
3.个人管理--发现自己对周围环境敏感度特别低,不善于观察周围环境,思考背后原因,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直到多了之后才发现是怎么回事,反应迟钝。比如我乘电梯的时候发现周围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像镜子一样,另外一个时间点就发现看不到自己了,反复循环让我非常困惑,不太清楚怎么回事,没有探究原因,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两个电梯是不一样的啦。隐含的前提假设就是电梯都一样的,对我来说也是没有好奇心的体现,对事如此,对人的话也需要提升注意力。观察周边环境,学会通过什么方式跟周边人产生链接。
4.读书学习--自己读书学习的话更容易从书本上先学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心理学,它是一门科学,这非常有道理,然而它是有局限性的,有使用条件的,离开了这个条件它就发挥不了最大的作用。而有一些人的知识积累是来自于实践,自己摸索反思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使用条件是什么非常清楚。因此运用起来非常灵活,而我用起来则比较死板,就是没有把握好使用情景或对象的缘故。改善的办法是尽量注意到前提假设是什么,把握好场景,或者说跟着这些实践经验总结比较好的人多学习,看他们是怎么样总结出来这些方法的,别无他法。
4.读书学习--之前我是不喜欢听电子书的,因为我感觉自己思考比较慢,有好多书籍什么的自己要消化很久才能理解。后来看了结构化书籍之后整体性思维能力加强了一些,感觉总结概括能力好了不少,可以看书看的很快了。感觉只是自己读书很受限,因为要改进吸收的东西太片面的话自己就太傻了,读电子书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多吸收一些东西,也算是个调味品吧。能学习到别人不少优秀的思维方式,而且认识更多的优秀人物,书籍。之前受困于我的技能技巧,现在改善了很多,可以挑战下自己了。从四月份开始吧。
另外现在很多东西我都没在梳理了,我想系统化的整理一些技能,这样也是精进的表现吧。比如第一个结构化思维这块把三本书还有古典老师的课程都整理好,加深自己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将来实践中学会应用。第二个是梁宁的产品思维这块需要自己去梳理下她讲的到底整体看起来是怎么样的,不然还是没办法内化,精品课里面有一个商业思维也可以看一下。第三个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各个能力还是需要认真树立下,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四块刘传老师的认知学习法要抓紧时间吸收,不能太零碎了,系统化的学习效果会更好,看下抽个时间把它系统树立下吧。就这样子吧,四大板块先搞起来。
5.自我管理--发现自己的行动能力和反思能力让自己持续在进步,受益良多。虽然有时候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想的很清楚很明白,没有具备很强的能力,然而迅速的行动能力让自己动起来,后期行动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让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环境,行动中还会得到来自他人得帮助,开心,跟他人形成良好的互动。
反思能力我不太记得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就像我现在都忘记了是如何跟得到结缘一样,反正收益最大的就是开始记录每天的成就感日志开始的,知道自己每天主要做了那些事,有时候对一件反复叨叨念,就印象深刻了,主动更正了,这是一种心路历程,如果没有记录也许就像我脑子中万千的想法一样早就飘走了,然而我现在记录下来,跟实践相碰撞,跟我读过的书相碰撞,跟我互动的人想碰撞,不断修正我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我看到更多可能性,也看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虽然有时候只是内在的,没办法外显,但我知道有一天这些小小的积累定然会产生质变的效果,因为我在不断修正,不断迭代,不断完善,不断精进,只不过身上遗留下来的局限性实在太多,彻底的改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我已在路上,最终我将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5.冰山日记
6.读书学习--超级个体 4篇
7.人际沟通--天鹏喜欢自己说话哪。
8小说里安迪说过这样一段话,
"两个成年人,我们作为朋友,尊重他们的价值观,遇到不同意见,我们提醒,但不插手,但我们必然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提供适当援助。只能如此。"
"看着小邱走错路也不管?"
"不管。许多干涉都是打着关心和爱的旗号。"
"现在是小邱面临崩溃。"
安迪耸耸肩,"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9.运动健身--30m k3 k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