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幸运,虽然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虽然出生在上个世纪物质匮乏的80年代初期,但是因为父母的慈爱和他们的自我牺牲,我没有挨饿。
在饥饿面前,即使你是一个英雄,一个斗士,一个清高到蓝天白云的知识分子也不会不为半斗米而折腰,如果你自认为你能抗拒食物的威胁那就说明你是真的没有挨过饿,你的家人也没有挨过饿!饿到生命都将没有的时候,你还讲究名声、口碑、尊严,有个屁用,古人讲易子而食不是绝对的夸张,饿到极致可以抛却亲情,摧毁道德,湮灭人性。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由于一九四二年的大饥荒,河南一省饿死几百万民众,影片《一九四二》就讲述了那个时间段的这么一个残忍故事,这也是冯晓刚导演当时为数不多,情节沉重的一部优秀电影,当然《唐山大地震》,《芳华》都在其后,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和震撼力也强于后两部作品。
电影《一九四二》中战乱和天灾一起向中华大地袭来,国际形势复杂,国民政府有心救灾无力供粮,河南无数灾民带着饥饿去逃荒,却不知他们选择的这条逃荒路也是一条不归路,一路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饥饿感,为了一块饼干可以失去自己曾经重如生命般的贞操,为了喝一口肉汤,地主的女儿将自己心爱的宠物猫杀了充饥,饥饿感已经磨灭了人的意志,威胁着生命的延续,哪还有多少感情可讲。
我们应该满足于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美好社会,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温饱已经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我们在精神世界和其他方面却又陷入了饥饿!
小学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的问到理想的话题,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向伟大看齐,没有人去甘于平凡,这些几乎都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理想,家庭和社会给我们灌输的理想信念就是巨商的金钱和高官的权力,这真的能让我们去作为理想去追求吗,当我们成年以后,无论是否追求到金钱和权力,内心里都会有一些空虚,精神上充满饥饿感,偏离正常辊道的人生观又需要我们用半生去修复。
我们一直活在一种非常现实的生活状态,在婚姻的选择上也会遵从门当户对的原则,如果从我们内心里剥离出攀比与虚荣,婚姻也不必用太多的金钱作为基础来维持,平淡的婚姻生活会让我们对爱情和亲密的性爱产生饥饿感,报复性的出轨率离奇的高,他们也是勇敢的遵循自己的内心。
因为空虚,缺失信仰,我们会急躁、焦虑甚至会抑郁,用吸毒来麻痹自己,用自杀去逃脱,为了填充我们精神上的饥饿感,扪心自问,我们内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也不会轻易找到答案,入教堂,拜佛主,做慈善,我们的内心还是无法平静,殊不知我们曾经价值观的偏离要我们用余生去修复。
如果我们一直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追求艺术创作,沉迷于科学研究,甚至执着一份感情,我们还会那么饥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