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简书上朋友的关心。我感觉近几年心境和以前不同,感觉对于很多事情更容易释怀,也更容易关注当下了。我比较关注的是,今天我过得怎么样,如果身体不舒服,那就尽量休息,如果身体舒服,是否做了该做的事,并且做好了?
我想我的这种心境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种力量在推动。
一种是直接的力量,就是我亲眼见到了一些事,一些人,让我感叹到世界之大,别人的每天的经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这种直接的感觉,和我在手机上读到的尘肺病人的报道不一样。直接看到的,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是亲眼捕捉到的,能让我回味很久。
另一种力量是间接的,就是读普通人的自传。这种自传并不是指成功学的那种自传。那种我看得很少。因为很多成功人士除了自己的决心,确实是有机遇的,也是不可复制的。我基本上看的是普通人讲述自己和自己家庭的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好像对面坐着一个人,和你讲述ta所经历的一切。等于一场心灵之旅。说真的,这是花钱旅行都买不来的人生体验。
最开始我刚来瑞典的时候,是看英文的,在kindle上看。后来学瑞典语一两年后就开始看瑞典语的自传。这对于我对瑞典人的生活,想法,乃至社会更加了解了。更宏观的说,也更理解了“众生皆苦”。
比如我一年多前,看的一本自传。是一个瑞典妈妈,她和一个德国人结了婚,在瑞典定居。他们接连生了三个孩子,却发现三个孩子都不正常,症状有所不同,但全都存在发育迟缓。老大10岁才学会自己穿裤子。
一年多前我并不知道D有Asperger,我只觉得带这个孩子特别让我崩溃。所以我就专门找了几本这种带孩子难的书来看。你说说我多会舒缓自己的情绪?专门找这样的书来看,再想想自己,就不觉得那么困难了,觉得困难程度还可以。而且还能提高自己语言水平,除了舒缓情绪,还能带来成就感,一举两得。
说回这个瑞典妈妈。孩子们较小的时候,她就已经觉得不对劲,可是她的德国老公否认孩子们有问题,就跟没看见一样,这个瑞典妈妈很疑惑,不确定他是真的觉得孩子没问题,还是想逃避?
最后的结果是,他们离婚了,这个德国人回了德国。这个瑞典妈妈自己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她要申请社工的帮助,否则她完全自己搞不定三个这样的孩子。
最后她查了基因,其实她和她前夫都是某种基因的携带者,他们每次生孩子都有四分之一的概率会生出发育迟缓的孩子,然而,就是这么不幸,生了三次孩子,三个25%。
今天突然想起说这个,是因为白天我在诊所实习的时候,碰到了一位聋哑瑞典爸爸,带着他一岁的孩子来诊所检查牙齿,让我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