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创故事,是编导艺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我们中传的编导专业,三试给了3个小时的时间让考生编写故事,可见这门课的重要性。
最近一直在看学生们编写的故事,看完后,我是直接崩溃的,倒不是说写得不好,而是纷纷把故事写成了 叙事散文。
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非常容易,每天的得到的信息量也很大,所以现在的学生不存在没有内容可写的情况,并且从我看到的学生文章来说,这些学生的文采还是非常棒的。但是这些学生犯得最大错误,都是不知道故事的形式和特点,纷纷把故事写成了 各种类型的散文,随笔,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故事自有他自己独特的文体方式,故事的语言富有动性,是故事与小说的重要区别之一,故事是写“事”的,小说是写“人”的,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繁复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形象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怎么说和怎么做,而不是怎么想。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语言富于动性,人物就会鲜活起来,而不需着意刻画人物。
所以小鲸最近多找一些故事类型,让各位同学看看,了解一下故事的形式是什么,今后可以照着这种方式来写故事。
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叫做 “人心不足蛇吞相。”
古时候一个村落里有一个小娃儿名叫阿福,阿福从小没了爹,家里虽穷得叮当响,然其为人非常的忠厚老实。这年冬天,他去山里头砍柴。路过一条结冰的溪水边发现一条冻僵的小蛇,这蛇生的怪异,通体有光,呈金色。头顶却有个鸡冠一般的肉角。阿福心软就捡了它揣在怀里暖开了。又带回了家,并它放置在一处柴堆边。
冬去春来,这条小蛇冬眠结束,仿佛知道阿福曾经救活它,跟阿福甚是亲昵,一直待了数月才离开了阿福的家回归山林。此后,阿福时常在清晨出门时,发现门口有死掉的兔子,田鼠,山鸡等野味。想来便是那小蛇报恩来了。阿福得以改善了伙食,多了点还可以换钱补贴家用。数年过去了,阿福长大成人,小蛇也慢慢的长成了巨蟒。阿福去山里砍柴,还知道了巨蟒栖息的山洞。巨蟒依然时不时的给他留下野味。
这一年,当朝的皇帝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也治不好。急得太医们焦头烂额,无计可施。只得求助一位早已告老还乡的老太医,老太医看过之后也说没法,但记得祖传的医术中描述过这种奇怪的病,并说此病除非龙肝凤脑,否则无药可医。太医们听这一说,都认为世上哪会有龙肝凤脑,此事不灵。
皇后听说此事之后,便全国发榜悬赏,有能提供龙肝凤脑者,可招为驸马,拜为宰相。已经到了成家年纪的阿福也看到了这个榜文,心想天底下如何会有龙肝凤脑?是夜,阿福突然想到那条金色鳞片的大蟒,世上没有龙,可若说有什么最像龙,那便是这大蟒了。于是天一亮,他就跑到了山洞口,跪着说明了来意,请求大蟒看在当年阿福救过它的份上,让他进去肚里割取一部分蛇肝。
大蟒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想开了嘴。阿福毛着胆子进去割了巴掌大的一块蛇肝。大蟒痛的死去活来,但还是忍着痛,等阿福出来。阿福取到了肝出来向大蟒拜了三拜,感谢它的成全。次日,阿福便带着蛇肝上京面圣。没想到皇帝吃了这个蛇肝,真的沉疴顿愈。从此,阿福便一步登天,做了驸马,几年后又拜了宰相。一时之间光耀门楣,风光无两。
可过不十年,皇帝的怪病又复发了。这一次,皇后也不找太医了,直接就唤来了阿福,让他再去求“龙肝”。阿福没法,只得花了大价钱买了不少猪牛羊,差人送到了家乡大蟒所在的山洞外,陈明来意,求大蟒再让他割一巴掌蛇肝。大蟒本不愿再受割肝之苦,但顾念当初的救命之恩,只得又张开大嘴由阿福爬进肚子割了一巴掌。
阿福回京复命,皇帝的病再次愈可。阿福又过了十年好日子。可是十年后,皇帝怪病再犯。这回阿福没等皇后差遣,自己又备下厚礼回到了山洞边。眼见那大蟒已是垂暮,金光闪闪的鳞片也仿佛失去了不少光泽。这回大蟒怎么也不肯张嘴了,阿福求而不得,只得在洞口跪了三天,发誓这是最后一次求蛇肝,这一世的恩情就此了结。皇帝再病,他也不再来了。
大蟒拗不过他哭求,只得又再次张开了嘴巴。阿福爬入蛇腹正准备割肝,突然想到,此蛇不知还能不能再活十年。一巴掌蛇肝只能保皇帝十年无虞,何不多割些?阿福摸准了半副蛇肝,狠狠心一刀下去。
哪知这次大蟒忍不住疼痛,翻来覆去的打滚。原本张开的嘴也合上了。就此,一蛇一相都死在了这山洞里,不为人知。
古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是蛇吞相。
看完这个故事,各位同学还有什么疑问,就问 小鲸艺考辅导 吧,小鲸都会一一认真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