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分:102马文慧
及格数:两人(马文慧102,黄巧巧91)
平均分:
试题结构: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张照片实用类文本阅读:移动支付。古诗文阅读:鸿门宴加宋词)表达:病句,成语,句子的补充……作文。
整份试题难度系数不大,课内外都有涉及。
作文情况
优点:大部分同学字数达标800字,而且书写比较工整。
整篇文章下来,观点明确。
有三名同学会运用《陈情表》
大部分同学的分数是在35到40之间。
存在的问题:材料作文的审题不深,对材料作文的要求没有很认真地解读。部分同学写母爱的伟大,或者直接写小说(脑洞比较开)但是通篇就没有体现观点句。
文体意识不清楚。写议论文的时候,行文当中的论据写了很多记叙的语言。
论据不够充分。发散思维不够强。课文里面的素材没有用到。比如李密的《陈情表》,二十四孝之类。
大部分同学不会引用材料,甚至是脱离材料,直接行文。不知不觉就偏题了。
部分同学字数未能达标。(这是什么原因需要进一步了解)
部分同学题目忘记写。
语言的使用方面是不够简练。(这在平时需要多练习)
阅读:
优点: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去做了。留白的卷子不多。
书写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好。
部分同学分序作答。
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同学不会分序作答。或者分数作答了,但是又没有按照分角度作答,比如说那个移动支付的好处。123点都是指向一个角度,那就是便利。
语言的概括能力有待加强。小说部分分析老头的形象写了很多但是都没有答到点。不会把那个形象写在前面。
条理不够清晰。
课内文言文阅读当中的翻译,部分同学是留白的。
古诗文阅读当中的宋词分析人物形象普遍得一分。没能答到点。没能分序作答。审题不够仔细。问人物形象,直接在那啰嗦一通,忘记答了“问什么答什么”,有的同学是打了什么,但是没有分析为什么。
古诗文背诵默写很差。考察的是《琵琶行》《逍遥游》和《师说》全班都要加强必修1到4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并要指导学生从理解的基础上去熟记。
选择题
选择题普遍得分10多分,这个是失分的重灾区。
今后努力方向:
继续进行整本书阅读和课堂与作文相衔接的模式。鼓励同学们多运用课内的素材去写作。
小说阅读在评讲试卷中要跟同学们总结归纳。包括考试题型和解题技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周五的三分钟分享和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报告两种途径。
好好利用早读时间,把必修1到4的古诗文都走熟来。是到时候给学生做一些题。如果网上有题库那就更好了。
建议同学在基础积累方面多下点功夫。每天用半个钟的时间做点题。
阅读板块的概括能力在整本书阅读当中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