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用最近哈夫身边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开始吧。
故事发生在某微信同学群,时间是一个休假日的中午。
已经退休的班主任那天到了顺德,忽然想起一位同学在这边生活,于是在微信群里@了他一下问:“在顺德吗”。
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同学终于回复:“在的,要不中午聚一聚聊聊天”。
这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只是当我刚好看到同学的老婆在朋友圈里的吐槽时,马上就觉察到存在着什么不平常。
她的朋友圈是这么说的:好好的假期,时间还不是自己的!(还附上一个无奈的表情以及一张孩子骑着单车的照片)
这里可以让我们得到了几个信息,一是他们应该是一家子在外面玩;二是同学的老婆是老大不愿意的;三是我这位同学执意要这么做。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也就这样了,谁知过了一会,老师的回应却是让事情有点峰回路转:
“谢谢,不用啦。我是受邀来顺德吃饭的,找你是想问一下路而已,已经找到不麻烦你啦,下次再聚吧!”
故事说完,结局虽然意外但似乎还是蛮不错的,也许同学依然可以陪着老婆孩子玩,继续他们原来的计划,但我可以感受到妻子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同学的尴尬和内疚。
重要的是,我可以在他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那种不懂拒绝以及过度的情感投射。
这完全就是界限不清晰的典型。
什么是界限?
家的大门、小区的围墙、马路的铁格栅、银行柜台的防弹玻璃......
这些都是界限,其目的是将自己与他人间隔开合适的距离,得到安全与保障。
而人际关系里面的界限则是指自己与他人之间互相独立存在,相互清楚自己和对方责任和权力,保护各自空间不受侵犯的能力与感觉。
经常听到的解释就是把事物分为——“你的事、我的事还有上帝的事”。
界限不清晰的形成往往与我们心理成长过程当中与母亲分离不彻底有关。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渐渐远离。
而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与母亲在心理和物理距离上分离的历程。
分离越有效,孩子成长得越好。
然而,在平日观察和接触到的个案里,哈夫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在这一过程中会却是形成了那种部分分离而还有部分依然粘连在一起的状况,也就是那种不完全分离的状态。
正是因为与妈妈界限的不清晰,我们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人际关系中界限不清晰的人格特征。
界限不清晰的人会出现两极化的特征,就是过度与不足。
先说一下“不足”吧,极端的案例里,这样的人会完全模糊自己的界限,任意侵入别人的领地或者任由别人践踏领地而不知,甚至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
举一个“栗子”:
一个朋友中午去美容院做完美容后跟我说:“累死了”。
我很好奇,美容不是舒舒服服躺着搞一个小时什么的吗,怎么好像跑完马拉松一样呢?
她的回应是——
“遇到了一个话痨的技师。”
开始只是礼节性地问一句“贵姓”,然而接下来却是一个多小时“查户口”般的过程。
从生肖到星座,从老公到孩子,甚至每个月收入多少每顿饭买多少菜都让对方摸了个清清楚楚。
哈夫从旁解读:
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典型的界限感不清晰的人,也只有这样能量匹配的两个人才能各自发挥她们的的特质处了一个多小时。
一个是不懂得拒绝,任由别人越界,其心理机制是过多地“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而另一个则是随意僭越别人界限,这样的人容易在他人面前过度展露自己的内心,某种程度上是期待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对方或代替对方做决定。
事实上,我的朋友居然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还买了一个套餐!(手动捂脸ing)
日常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我在前文提到的那位同学,他的心理机制同样是一厢情愿地为他人着想,不懂拒绝之余也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结果是吃力不讨好。
领地被践踏的感觉当然是不好的,这时候我们渐渐就会感觉越来越憋屈与愤怒,于是很容易就会发展出另一种心理机制——界限过度化。
也就是过度强调和渲染自己的领地,想尽千方百计地控制局面,不容他人一点的冒犯,动辄就会引发争吵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在哈夫上两期的课程中分享的,那个房间被妈妈刷成粉红色的女孩正是处于这种心理机制的萌芽状态。
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她渐渐习惯了这种强烈的控制欲或者说在控制中尝到了甜头,凡事必须要听她的,慢慢就变成和自己妈妈一样强势的人。
在亲子关系当中,父母最容易越的界就是取代了孩子的感受和感觉,也就是那种“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或者“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忠诚于自己的父母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既然“你快乐所以我快乐”,那么你不快乐我理所当然的就不能快乐了。
于是还可以发展出:你快乐所以我不能不快乐;我不快乐所以你也不能快乐;我快乐所以你不能不快乐......
这种相互情感粘连状态的结果就是:
爸爸妈妈争吵是因为我不好;妈妈不高兴了我要乖一点了;爸爸好累好辛苦我不能吃得太多;爸爸妈妈要的是男孩我这个女孩是多余的;为了让妈妈舒服一点我可以忍辱负重;爸爸不喜欢哭我也不能哭......
孩子的感受如果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那些动辄要寻短见的孩子,正是这方面出了问题。因为他会觉得自己生命的舍去不是让自己痛苦反而可以让别人痛苦。
这很残酷,不过也许已经非常接近事实了。
当我们有了界限,自然可以接纳别人的界限。
当我们敢于拒绝,同样可以接受别人的拒绝。
当自己不需完美,当然可以接受对方不完美。
当自己是七十分,就不再纠结孩子的第一名。
我们可以靠近点,因为我们彼此需要被看见。
也不需要太近了,因为我们渴望独立与空间。
请相信我的拒绝,因为这里面不会附带敌意。
允许我犯错好吗,因为经历能丰盈我的信念。
做七十分的自己已经够好了。
送孩子一个七十分的父母也够好了!
够,就好了!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请自行评估是否恰当与适合。传播及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与本号和个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