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洲回国近一月,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日子过得好丰富。从新加坡到成都、再到遵义 ,语言上几乎没了障碍,心灵方面也有了归属感。除了倏然从夏到冬温度的落差,除了阳光灿烂转换阴郁天色的不适,余下的都是舒心和快乐。
有妈妈在的城市,就有原生家庭所有的爱和温馨。这不我们人还没到遵义,兄弟姐妹们就早早的聚拢来,就把吃的、玩的都铺排了出来。这些年来我有一个属于个人的体会,大都市因为竞争的激烈、生活的忙碌,人情味相对淡了一些。比较起来人口少点、生活节奏慢点的中小城市,反而更具人情味。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看,后者也许更加符合理想的人性需求。遵义这座中国最早一批授予“历史文化名城”的中等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的城市,得天独厚的拥有人文自然的优势,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更多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记得那日从成都坐高铁到遵义,下车便感觉到冷冽风寒,转乘出租车后,与素不相识的唐师傅一番闲聊,其朴实真诚热情,让人内心一下子就热乎了起来。下车付出租车费用时,唐师傅居然提出不收车钱,推辞半天后才勉强收下。昨日与姨妹们去酒店咨询旅游,代办小宋女士温婉得体、解答详尽 ,完全站在游客的角度设计方案 ,硬是把本应多付上千元的费用,压缩到了等候特价的机会。按照只为赚钱算计, 这样的商业秘密本来是不应该坦然告知的。如同上述关于人性良善的例子,从家庭到社会,几乎每天都能触碰到,也因此与这座城市,有了更多贴心的好感和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