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自古产梅,说到赏梅胜地,就不得不提起城南的西山,除却邓蔚山香雪海外,西山林屋梅海也是吴中赏梅胜迹。
梅花,在我国具有三千多年悠久的栽培历史,苏州西山种梅,始于汉唐,盛于南宋,这也注定了西山林屋山的梅花,倍受踏青赏梅的游人推崇与青睐。人们之所以喜爱梅花,是因为梅花具有其冷艳的芬芳和那清雅高洁的品质。
一年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日子,春暖花开,清风拂面。不经意抬头间,蓦然小区河边那株梅花已开得正艳。很想找个梅花盛开的地方赏梅去,于是趁着春节假期全家出动去苏州城外西山林屋山踏春寻梅。
早春时节,林屋的梅花经历岁月的洗礼,那梅花山迎风傲雪万株梅花竞相开放,温养出了全国知名的梅花胜景——林屋梅海。林屋梅海以著名的林山为中心,绵延数里的白梅达千余亩。这里大多种植的是食用的果梅,开白色的花,气势上超过了光福邓尉山的香雪海。
林屋梅海与园林景区迥然不同,人工雕琢的痕迹并不明显。穿行在小路上,两旁皆是梅树。除主体的白梅外,也有一些胭脂梅、绿萼梅、鸳鸯梅等精品观赏梅,花色有纯白、紫红、鹅黄、淡墨等。
天气乍暖还寒,此时的春风没有怨意,却多了柔情。四处弥漫着一袭袭的肃清与宁静,梅花却已经在凛冽中傲然站成了风景,漫山遍野,芳菲成阵,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周围全是密密匝匝的梅林,中间虽有甬路却分岔很多。路边树枝上白梅花色如雪,不似雪白,却是白雪所不具的。
再往近处端详,萼绿花白,似乎是李花绿萼,现今梅花品种早已经过各种改良变种后已经让后人傻傻分不清楚了,不知道一生爱好梅花的元朝著名诗人王冕若是知道了会不会穿越过来,重新写一首《白梅》呢?
此刻的林屋山,色初浓,质初艳,花正香,满山遍野的梅林,包容着八方游客。那人流,那欢歌笑语,使整个林屋山都沉浸在花潮如海、人心鼎拂的美妙世界里。
穿过曲曲折折的花径,偶见竹丛间有翘角凉亭若隐若现。林屋山上的浮驾阁是观梅赏景的最佳去处,山算不上高,因有石阶可以攀附,反到不如弯曲的土路省为,倒也破费了些膝盖方才登顶。
林屋梅海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是山顶上的三层八角阁楼驾浮阁,楣上的匾额为“三清阁”,二楼则题有“天下第九洞”,顶层为“驾浮”二字。四周有石栏围绕,四面有台阶可供游人上下。栏下植有树木,香樟或桂树不一而足,
此处是林屋山的最高点,山风就那样突然袭来了,栏杆上的旌旗此刻正迎风发出呼啦啦的声音。暗香随着风,送来若有若无阵阵清香。
站在一隅望远,雪白的梅海夹杂着粉的、绿的色彩,一眼望过去花海边,真应了宋人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不禁感叹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
从林屋山驾浮阁拾级而下,沐浴在如云似海的梅花丛中,我心旷神怡,迟迟不想离去。我走近一棵梅树,一截梅枝友好地向我伸出手,梅梢有三两朵梅花开得灿烂,白的瓣,红的芯,是那么高洁典雅,赏心悦目;枝头往里一些,有五六个鲜红的花骨朵,就像害羞的小姑娘,娇俏动人。
在那片白梅林旁,一位年青的妈妈领着两个女孩,在兴高采烈地舞动起长长的红绸,尽情的欢笑,尽情的玩弄,旨在把人间最真诚的母爱,借助梅花的魅力,向孩子纯净的心灵深处播洒。
白梅树林间,拥簇着一大波摄影发烧友,他们操着长枪短炮,紧紧围绕在身着古装的靓丽模特身边,从不同的摄影角度,纷纷摁动着快门,试图竭力地想抓拍到似若梅仙花魂的精美作品。
看得出来,虽然不是专业的模特,但也是有模有样,她们对梅的感悟比普通游客更胜一筹。她们在梅的面前,摆弄出千姿百态、扮演出风情万种,欲与梅魂相媲美,想把梅花的那种高洁品质深深溶汇进自己的骨子里。
恍惚间有清风摇曳了枝头,隐隐有暗香袭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此番,终是未曾辜负这一点梅心。
望着满眼的梅花,我在心里想:这个春天里春风醉了,漫步在梅海中的人们也醉了,但是春天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