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我有强烈的书写欲望,没有主题,只是想表达,想敲打键盘。
我们每天打字的场景有很多,比如和朋友聊天,一次少说也有几百字,这几百字就是表达。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欲,所以我们会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评论、发布自己的文字。
拿我自己来说,我看完一部作品喜欢去豆瓣上标注“已看”和“已读”,同时我也会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我对这部作品的观后感。在前天我看我豆瓣档案的时候,上面显示“2020年我短评的总字数有8000+”。我当时对这个数字感到吃惊,我一篇文章都写不到8000字,但我随手写的短评字数积累一年已经相当于一部短篇小说了,这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于是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点滴之间随手记录的东西,经过时间的发酵,慢慢汇聚在一起会变得很惊人,这其实讲的就是复利。
如果我每天都要和朋友聊几百字,那么我可不可以把这几百字整理出来变成一篇文章呢?这样我就不用留聊天记录了。
再深入一点,为了能把聊天内容公开,可以有意识的去聊更有营养的东西,减少无聊的闲聊。也可以进一步反思,比如和朋友a一直聊同一个内容,感觉怎么样?是喜欢还是讨厌,要不要尝试换个话题,或者降低聊天频次?
比如我发现一旦我和朋友聊天了,我就会觉得这天的事情很多,聊完天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让我觉得很赶。所以我决定不主动找朋友聊天,且不在聊天这件事情上投入太多精力,尽可能用短语回复,而不是段落。如果对聊天提及的某件事很有感,就直接去写篇文章,不要在聊天的时候用段落回复。因为用段落表达我会思考很久,然后反复斟酌字句修改分段,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有我明明没说几句,怎么一个上午就过去了的感觉。
如果我们对我们聊天的内容进行复盘(事实上也就是回头再看一眼),进行优化改进,我们和朋友的相处或许会越来越融洽。其次总结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如果聊天无法避免,那就让它产生价值,没有价值就去创造它,学习也是同理的。
如果我们暂时无法解决自己一些自动化行为的问题,那就在发现自己正在下意识行动的时候,停下来回顾总结,找寻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珍珠。如果地上找不到,就挖地三尺,培养自己在寻常事物中找寻珍珠的能力!
今天我依然有刷微博和公众号,然后过眼又忘掉。我坐下来回顾今天依然觉得乏善可陈,普普通通没什么亮点,虽说早已知道平凡的日常才是常态,但我们总想从寻常的日子中找到些许不同,觉得只有不同才有被记录的价值,今天才是特别的一天。
这就像在大海中寻找水滴,视角错了!
其实千篇一律的每日,都有记录的价值,因为我们每日都可以是不同的,视角不一样,感受不一样,体验也会不同。
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之前我写东西很困难,因为我喜欢反复删改,咬文嚼字,很久才能写出一篇一千字以上我觉得可以见人的文章。因为我对我文章有很多要求,所以我的文章读起来也特别的正经规矩,很紧绷。
久而久之我就觉得写文章是件很累的事,我要费老大力气才能写出东西,我不想要这种体验,我想要轻松的码字,于是我就开始写这个文集。然后慢慢的把我的那些条条框框丢掉,舒舒服服的码字,找回写文章愉悦的手感。
现在我写文章比以前顺畅不少,这个文集的所有文章我都是当天写当天发,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再纠结“哎呀,已经写900字了,再写100字凑1000”,都是写到哪算哪。字数、主题、逻辑什么的通通不管,我的首要任务是找回码字放松的感觉。
我觉得如果你想和写作谈恋爱,首先要做的不是去研究写作技巧,而是先要去找到对它怦然心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