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站的中央大厅新装了一台电子屏,蓝光在极夜的昏暗中格外刺眼。屏幕顶端滚动着一行红字:
「今日采样目标:50份(当前进度:27/50)」
数字每隔半小时刷新一次,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
老陈站在屏幕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左胸口的“南极之星”徽章——上周的表彰会上,站长亲手为他别上的。当时站长握着他的手说:“老陈啊,你是咱们站的标杆。” 可他的眼底映着电子屏的冷光...
实验室里,气象组小赵正盯着冰芯样本发呆。他的操作台上贴着一张便签:「采样编号:B-47 | 截止时间:23:59」。窗外的暴风雪已经持续了三天,按照规程,这种天气本该暂停野外作业。但今早的广播说:“极地科研的黄金期不容错过。”
我路过样本库时,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声音:
“第七舱的冰层数据……要改吗?”
“按上周的曲线趋势补几个点吧,反正总部只看图表。”
脚步声靠近,对话戛然而止。
晚餐时,食堂的自动配给的牛肉汤比昨天又少了5克。站长端着餐盘坐到我们中间,不锈钢勺敲了敲杯沿:“同志们!总部刚传来消息,安国的科考站的采样量已经超过我们了。” 他舀起一勺合成肉酱,突然笑起来:“不过我相信,我们的意志力——是冻不垮的!”
角落里传来碗碟碰撞的声响。小赵站起来时碰翻了椅子,他的餐盘里牛肉汤原封未动。
暴风雪在午夜达到顶峰。我值完夜班回宿舍,看见气象组的灯还亮着。小赵佝偻在电脑前的背影,像一根被冰压弯的旗杆。屏幕上闪烁着未发送的邮件草稿:
「申请调整采样频率……冰裂隙扩大……安全风险……」
光标在结尾处一跳一跳,最终被全选删除。
走廊尽头的荣誉墙前,站长正带着总部视察组拍照。闪光灯亮起的瞬间,玻璃柜里那排“南极之星”徽章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极了我们去年钻取的冰层样本——晶莹剔透的剖面里,封存着亿万年前的气泡。
窗外,已经找不到那群企鹅的身影了,最终还是消失在冰原尽头的幽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