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

我站在科考站的窗前,望着外面白茫茫的冰原。暴风雪刚过,企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摇摇晃晃地向海边走去。它们要在最寒冷的日子里,穿越这片荒原去觅食。

站里的暖气开得很足,我却觉得比外面还要冷。站长又在训斥新来的研究员了,说他采集的冰芯样本不够多。"你看看隔壁站,人家一天能采二十根!"站长的声音透过厚厚的防寒门传来,"我们站可不能落后。你们要知道,这里不缺研究员,有的是人愿意来。"我裹紧了羽绒服,想起上个月离开的老张。他因为坚持要在暴风雪天休息,被站长记了一笔。后来站里开了一次“特别会议”,站长站在投影仪前,语调沉重:“在南极洲,个体的任何懈怠都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生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每个人都在为集体的目标全力以赴。”他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说谁。会议结束后,站里的公告栏贴出了一份新的“极地工作守则”,其中有一条格外醒目:“在极端环境下,个人的休息需求应服从于团队的整体进度。”  老张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项目名单上,仿佛他从未来过。老张走的时候,连最后一个月的研究补助都没拿到。"南极洲的资源有限,"站长在送别会上说,"我们要把机会留给更有奉献精神的人。"

窗外的企鹅群中,有一只掉队了。它似乎受了伤,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前面的企鹅们没有停下,它们必须赶在下一场暴风雪来临前到达海边。那只掉队的企鹅越来越远,最后变成了白色荒原上的一个小黑点。我注意到,有几只企鹅回头看了看,但很快又转回去,继续跟着大部队前进。站里的广播响了,站长宣布今晚有暴风雪,但我们仍要外出采集的冰芯样本。"我们要赶在南极冬季来临前完成所有研究任务,"他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这是为了科学进步。对了,由于暴风雪的原因,物资运输延迟了,今晚食堂提供的特供餐取消。"

我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我望着窗外,那只掉队的企鹅已经看不见了。暴风雪又要来了,而站里的暖气,依然开得很足。站长办公室的门缝里飘出咖啡的香气,他正在和总部通电话:"是的,我们站的研究员都很拼,每天采集样本16个小时是常态。不过您放心,这里的极夜很长,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