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慕律
前阵子看《圆桌派》,节目中由极端行为引发的对于国内过度的“成功学教育”以及过于缺乏的挫折教育的讨论也触发了我的思考。
众所周知,成功离不开坚定不移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但反过来,坚定不移的目标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赢得成功吗?
但凡有点经历的人就会知道,答案是不然吧。
反观过去十余年的受教育道路,却意外地发现接受的全是“有志者,事竟成”一类的“成功学”道理,似乎未曾忆起有哪位老师站在讲台上告诉我们“其实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地一心向前,也极有可能是要两手空空地回来的。努力追求成功的你们既要有勇往直前的毅力,也要有面对‘徒劳无获’的心理准备。”
所以一直作为“好学生”固执地相信“只要认真努力,梦想一定会成真”这一类的话。
也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全力以赴后还是失败、失败、失败,我该怎么做。
或许是以前运气挺好,也或许是年少经历单薄,并未碰见那些对未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失败,即使认真努力之后遭遇挫败,灌下一碗鸡汤又满血复活。“世上没有白走的路”,“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像一个逻辑圈,严严整整地论证了“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不二信条。
总以为那些经历的挫败,才是小小的偶然;总以为即使不小心遇到了失败,总结经验再出发就一定会遇到成功。
第一次对这类“谆谆教诲”产生怀疑是高考后的暑假。
明明一路披荆斩棘,克服了许多困难,总结了不少经验,明明拼命到最后一刻,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为心中梦想的学校而奋斗……放榜却出乎意料地少了六七十分。
没有一点点的心理准备,听见成绩之后大脑“嗡”一下炸开,便是一片空白。
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那时的我,经常听别人说,高考很大程度决定了未来,因为它决定了平台和圈子,似乎输了高考就失去一切。而我没做足失败的心理准备,更不知道失败之后还能如何弥补。
只感觉,一切都完了。
看着不少平时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最后去了比自己优秀的学校,站在了更高的平台,感觉他们仅仅因为一场考试就很可能“未来会比自己出色”;更痛苦的是,苦苦思索煎熬也得不出所谓失败的经验教训,那些“成功学”理论似乎此刻也无法自圆其说:
不是说努力就能得到回报吗?然而回报在哪里?这场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战役输掉了,之后还能有什么回报能够挽回?
不是说没有白走的路吗?比别人多努力多掌握的题未来又能帮到我什么?一路奋战收获的踏实也敌不过计划的突然粉碎,这条放弃诸多爱好只为奋战的路怎么不是白走?
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这次的失败偶然得我没能思考总结出经验教训,它要怎么成为“成功之母”?它不就只是决定了我会去到比别人差的平台,决定了我要花更多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也弥补不了的差距吗?
父亲批评我“一心沉潜学习过度努力”,但那时的我却仍相信成功就是爱迪生试用了1600种材料才找到的灯丝,就是牛顿夜以继日地研究错把怀表当蛋煮……什么才是度?度不是庸人的借口吗?
“或许失败也不一定有教训可以总结!或许就是纯粹太倒霉!”忿忿地给自己一个并不满意的交代。
明明是有志者,事,却没有成。
现在回想起那段苦涩的时光,遗憾之余,更为当时的无知与绝望感到可气又可笑。
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我仍在努力地寻找失败的经验教训,寻找可以安慰自己这次失败也没那么惨的理由,但越想寻找,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就越赤裸裸地展现。无论如何,我总觉得过往的那么多汗水与现实以及未来的那么残酷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就是永远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也还妄想着这次失败兴许给我攒足了人品,兴许我的大学生活能过得挺出色。
但事实是,也没有。
大学参加了更多的活动,经历了更多的努力换得的未果而终——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也被老师看好的立项申请没有通过,拼命挤了时间认真准备的比赛最后平台出了bug差了零点几分没能进入决赛……随着生活形式的愈加丰富,与失败打交道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也摆脱了“成绩是唯一标准”的潜在压力,尝试了更多的兴趣爱好,接触了更广泛的思维碰撞,也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参加的大咖分享会,观看的访谈节目,阅读的不同形式的书籍……日积月累地推动,慢慢认识到成功其实本来就是个小概率事件,很多目标不是一味地奋斗就能有结果。
我们总是倾向去赞美那些熠熠生辉的成功人士,却忽略了他们身前身后多少被埋没在奋斗路上的人。
刚开始接触这类与我们一直接受的“成功学教育”有大不一样观点的理论时,只把它当作一种安慰失败者的理论。但随着人生阅历的一点一点丰富,越来越深感赞同。
历史,总是选择性地只留下成功的人和事。
“有志者,事竟成”,真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而已。
但我更想说的是,认识到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并不意味着放弃认真努力。
是多一份坦然与准备。
成功需要很多的因素,有些因素并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比如运气与机遇。可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有能力抓住它吗?所谓的运气与机遇,是我们通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有能力抓住的宝贵机会。好运其实本是能力与机会刚好相匹配,赠予有能力的人的厚礼。没有能力,就算有再好的运气、再多的机遇,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好与自己擦肩而过,却无法好好利用。
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段话:
“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只是因为懒,觉得付出与收获不能划等号就放弃努力,宁愿游手好闲,以为这就是及时享乐,之后就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错过美好的风景,错过心动的人与事;
只是因为害怕奔跑着去拥抱成功却扑了个空的落差太难受,就放弃努力,以为这样就能避免伤害,那和害怕溺水就不学游泳,害怕呛着就不喝水有何不同?不过是避开成功,并为未来埋下更深的隐患的方式。
站在原地固步自封只能是自我放弃,努力奋斗的同时多了接受失败的准备与坦然,才能真正地增大成功的可能,并减小伤害的威胁。
对待失败、对待绝望的态度才决定了自己将迎来什么。
经历了失败就一蹶不振,就畏惧付出,甚至产生过激的想法或行为,那未来,不也太可惜了吗?
曾经在网上看见一段特别简短的问答:
问:如何走出人生的阴霾?
答:多走几步。
不要妄想着让别人怎么营救你,让世界怎么讨好你,能让自己快乐的、阳光的,只有自己。
阴霾笼罩的时候,整个世界只剩黑暗与混沌;自主地多走几步,走出阴霾,生活便也有了阳光。
路还很长,风景还很多。
即使努力全都白费,也还有坦然面对的胸襟,还有继续奋斗的勇气。
拥有坦然地接受失败的态度,拥有继续奔跑的勇气,才能见到更多美好的风景。
现在的我,也学会包容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短板了。
从小就是一个很好强的人,看见身旁的同龄人做得比自己好的就会不自觉地自责,不自觉地自己也要拼了命弥补差距。
但越长大,经历的越多,渐渐发现,要弥补的东西太多了。每天都沉浸在不停地弥补中,自我似乎都被遗忘在时光的列车上了。如果一味地弥补下去,大概这辈子都补不完。
有天在失败的反思中反问了自己:“为什么不坦然地去面对自己的不足呢?”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与其纠结于拿着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作对比,不如在成长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当避开不足的雷区,但同时也尽力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全面而不苛求地提升自己。
总有些看起来不太难的人生目标这辈子偏偏实现不了。所以努力不是不达目的死不瞑目地盲目奋斗,而是有勇有谋地审时度势。有些目标需要转身,而不是向前暴虎冯河撞上去。
“人一定要知道,有不成。”
或许我们不应该把目光那么执着地就放在一个梦想上。
一个梦想失败了,往往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未来仍有机遇,未来仍需努力;一个梦想成功了,也绝不是一劳永逸那么简单轻松。
更何况,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动人的风景,也值得我们的关注与尝试。
有位著名的教授就说,在生活中每天要做三件以上的事情,保证生活中的兴趣和刺激源不能太少,以拥有健康的心理。
若一段时间执着地只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奋斗,过高的专一往往产生依赖性的错觉,似乎生活也只剩下这唯一一件有意义的事,因此一旦失败,就如顶梁柱崩塌。特别容易地崩溃,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其他重要或者有趣的事,特别容易深陷在失败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保持生活中的刺激源以及乐趣点,即使很努力很想实现的梦想失败了,仍有其它美好的有趣的事情尽可享受,生活依然不断地向前。
当年参加高考的我,如果不那么固执地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成功学,如果知道失败的概率几乎大于成功,如果不在一种社会的鼓吹风下也把高考当成唯一天大的事,如果更好地规划未来,知道未来还有更多路要走更多选择要做……可能,也就不会有那种一刹那梦想支离破碎,甚至都不想再相信这个世界的绝望了吧。
往往某个梦想的重要性总是被不知不觉地夸大,人生大概不会因为一个梦想的成功或失败,就彻彻底底地大转弯;而是一次一次努力、一个一个梦想构筑成了一幢人生的大厦。
我们的“成功学教育”也需要反思,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维持在合适的度内,不再是一味单调地盲目鼓励怂恿年轻人“勇往直前”地冲向心中的那块大饼,却忽视了“有志者”,也很难“事竟成”的客观事实,忽视了过度的拼命与心理依赖在看不到大饼时化作极端心理的风险。
既要认真努力,也要做到放得下、输得起,这才是我们更向往的人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