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则1:简单易懂 」
行业:医药行业知识密度巨大、中长期变化速度快,不仅复杂,且多变难懂。
产品:7成中药产品由于不可证伪性,无法透视底层逻辑。但听一个朋友说过:人类已知领域,信科学。人类未知领域,信经验。3成化药产品就是分子式,确实简单易懂,但是竞争也极其惨烈。
「 准则2: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 」
掌门人曾经将三家企业起死回生,充分证明企业经营的能力。济川药业在改制后,有25年的运营历史,并且有10年的公开上市历史,有一定的基本盘。但同时也要看到,医药行业是一个与政策密集挂钩的行业,未来不确定性较高。
「 准则3:良好的长期远景 」
1. 被需要或渴望:医疗不仅仅是刚需,还是不断被提出更高要求的刚需。中药在我国确实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国家在政策层面也在引导中药做大做强。
2. 无可替代:从产品角度讲,现在社会几乎没有什么是无可替代的。没了苹果有小米,没了茅台有五粮液。济川没有病种的独家,并非无可替代。况且医药专利20年,过期后,均可仿制。从公司和行业看,几款主力药品均是相对竞争格局,比如独家产品、独家剂型,独家仿制。
3. 没有管制:医保降费、医疗反腐,是趋势,也是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4. 盈利再投资率:现有产品产能基本扩充完毕,已经过了最大的花钱时间段。研发/BD投资虽然属于新业务的拓展,但由于专利保护制度的规则,产品寿命有限,必须不停向前奔跑。
「 准则4:管理层是否理性? 」
「 准则5: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 准则6: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
还没有跟踪,不了解,直观感受答案是No!
一是股东思维本就是濒危物种。二是创始人之前左手融资,右手分红的变相减持操。三是企业的愿景曾经出现过以营业额为指标。四是目前的愿景股东也被列在最后。
「 准则7:重视ROE而非EPS 」
这条的出发点是:是考虑留存利润和新增资本对于EPS的推高作用,考虑运营资产能力,需要用扣非数据。由于济川这些年通过增发和可转债,融资体量较大,所以必须考虑新增资本的影响。
从14-23年,新增资本+留存利润的利用率=20.51/92.87=22%,10年达到如此数据,绝对值应该是很漂亮了。
由于新增资本会扭曲数据,单年度数据对济川观察意义不大。同时,这个数据也可以用来分析公司增长的乏力与否。
「 准则8:计算真正的“股东盈余”」
股东盈余=净利润+折旧+非现金费用-必要的资本开支。
大单品的资本开支均基本已经完成,未来只要不新建产能,暂时看不到固定资产的大笔开支。而BD模式下,利用渠道变现,不需新增产能,仅以现金对价的话,是一个相对不错的买卖。
「 准则9:寻找高利润率的企业」
高毛利、高净利、高自由现金流。
「 准则10:留存1元至少产生1元市值 」
上市后,共计融资约35亿,留存利润58亿,总计93亿。从总数角度观察,这93亿约等于产生了104亿的市值,勉强及格,并不出彩,但这是在18年5月前,企业长期PE维持在20-30倍,而今年只有9-11倍的区间而言。假设现在市盈率能翻一倍,那么立即1元留存产生5元市值。和比音勒芬这种没有经历过PE大幅下杀的标的比较,略显不足,但一旦恢复增长,也会产生更高的赔率。
「 准则11:确定企业价值 」
用现金流折现法对企业估值的前提,是有基本的永续,以我目前的功力,或许能看个3-5年,未来10年我想象不出来,虽然我确定10年后,人类一定会生病,需要各种感冒、清热、消化类药物,但用不用济川的,我不确定。
能知道的是,济川这家公司已经存在56年,改制25年,上市10年了。而一些古老的中药,已经存在上千年。
「 准则12:能否以较大的折扣价格买入 」
这取决于对企业价值的评估,一是基本盘是否能稳住和BD项目的预期和可实现概率,这是胜率部分。二是企业的价值对于价格的折扣,这是赔率部分。
「 卷爸版本 」
「 垄断、人性、成瘾、不变 」
都是相对格局,没有绝对垄断。蒲地蓝的独家剂型,小儿豉翘的独家品种,盛雪元的独家仿制,都是市场玩家长期博弈后,得到的相对结果,这不是一个猴子扔飞镖就可以当董事长的行业。
「 ROE 」
围绕ROE去理解企业的过去(5-10年)、现在和未来。世界上没有永远增长的公司,却有长期维持高ROE的公司。
基本盘的ROE,靠的是中药、仿制药和销售能力。而销售能力的背后,是善于利益分配。资产的质量能否长期持续,不单方面依靠公司,还取决于消费者对中药的态度、仿制药的格局和国家的医药政策。
BD渠道的ROE,靠的是销售能力,已经建成的管线肯定是值钱的,但这种管线需要长期的动态维护,在医疗反腐的大背景下,短期大规模铺设新管线的能力受阻,或许这种格局是受益的。
「安全边际」
绝对的安全边际不达标,市场曾在2021年8月给出过这个价格,按目前看,已经不可能回去。相对的安全边际可以接受,但一定是附加了对未来的判断,目前是一鸟在手,两鸟在林,相对足够。剩余就是和手中持仓比较机会成本。
「A4纸」
对中药政策、中药集采、医疗反腐三个对公司影响至关重要的政策,一定要有跟踪和敏感度。
「 其他 」
盈再率、10%收益底线达标。管理层不达标。
鉴于以上和自身情况,这属于我现有策略可以购买的标的,但卷爸不准备和他结婚生子。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观点,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由于对财务管理、会计学、行业知识、企业信息的缺失,请您务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我所有的数据分析,如果您能指出分析中的漏洞和错误,定将不胜感激。
由于医药行业的复杂性,和策略改变对企业研究深度的降低,卷爸对标的的风险暴露加大,请切记独立思考,万勿简单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