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早上要去祠堂祭祖。五点多的时候,妈妈便催着我们兄弟俩起床。我睡眼朦胧地答应着又睡去。差不多六点的时候,该起床了,快点。耳边又传来妈妈的催促。接着,爸爸也加入了叫人起床的行列。今天回家祭祖的人很多。早起祭祖,便可以避开拥挤的人流和车流,省掉许多麻烦。对于父母的唠叨,我不觉得厌烦,甚至把脾气发在父母身上。
如果换成十几岁的孩子,怕是早已对父母的唠叨厌烦不已了吧。现在父母和小孩总会有些矛盾。有人会说原因在于代沟。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代沟,但准确地讲,应该是两代人对爱的理解和定义不同。年轻人喜欢新奇、冒险、喜欢有个性的东西。这就导致了他们不喜欢安分守己,更不喜欢各种各样的规矩。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高考后报志愿的日子里,我对专业填报毫无头绪。将来要做什么,我要学习的方向在哪里,这些我都没有明确的认知。妈妈也跟着我一起着急。在填报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她说,要不就报教师吧。她是个农村人。自然不会想到什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在她的观念里,教师是“铁饭碗”,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能说很好,也不会很差,至少以后是稳定的。
谨小慎微。在我看来,这种品质在农民身上是普遍存在的。做事总是尽量寻找一种较为稳妥的方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轻易打破习惯和既定的生活方式。当他面临选择时,选择多数人选择的路比较有保障。虽然我们也知道多数人做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就是对的。但在他们看来,这样可以减少许多风险和不必要的麻烦。谨小慎微,这种品格不仅在父母身上,在祖辈身上,在身边的长辈身上都是看到过的。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如此。待人处事,思考问题,当然也包括爱自己的孩子。从小父母便会教孩子守规矩,懂礼貌,不能太顽皮。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遵守学校纪律,考个好成绩。在父母看来,这便是对孩子的爱。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从这个角度讲,他们只是原封不动地把这种方式继承下来,以同样的方式给了孩子。这就是他们心中对爱的定义。毕竟,他们接受到的爱的教育便是如此。在他们看来,父母爱孩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用父母爱他们的方式来爱你。试问一下,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像爱自己一样来爱你的,能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