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个人生
这是一本传记,描述了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这里的奇特我理解为常人眼中的奇葩——令人难以理解却心生敬佩。原因在于他一生都在耗费精力去认真记录和统计自己花费的时间,这种看起来笨笨的行为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而纵观他的一生,成果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一生都仔细规划,设定了很好的人生,这种设定计划人生的能力和效果是让人佩服的,说真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是我一直都希望练就的能力,但从没想到真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人,他能波澜不惊地成功地完成这件事情,并且成效显著。
这是硕果累累的一生——柳比歇夫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研究资料、文献、报告、书信等等,产量之高令人瞠目;这是平平淡淡的一生——柳比歇夫每天例行公事一般地记录自己的事件·时间日志,兢兢业业,诚诚恳恳,每天如此,毫无例外;这是格外幸福的一生——柳比歇夫在26岁时就确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穷尽毕生之力研究昆虫分类,这一人生目标的确定,让他十分确定自己生活中的重点,并让他在每一天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和充实感;这是丰富多彩的一生——柳比歇夫在精神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和在研究上一样严格,他不断追求真理,只不过这些东西是他本能要去追寻的,属于他闲暇时光中享受乐趣的一部分。
笨笨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就是他这一生的秘密所在。但这个方法其实没有多么神秘复杂的,其实就是:“记录”、“计划”和“总结”。
在“记录”的过程中,他逐渐知道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大概会花多少时间,掌握了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的相对关系,逐渐建立了对时间的精确感知度。
同时,他会“计划”和“总结”。
“计划”就像做预算一样,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按照经验去确定这个月能够读几本书;而“总结”就像做周期结算一样,复盘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当然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的使用情况会用自己完成的事情去衡量,有时还会有盈余和赤字的产生。
在“记录”“计划”和“总结”的过程中,他对时间的感知度越来越精确,越来越能够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
看起来就像是,他在完成人生绩效,不断地统计花了多长时间去什么事情,做到了对人生的量化。
你肯定觉得这方法很笨,我也觉得,作为一个处于工业4.0时代的90后,要我用这种原始办法一点点记录我的时间花销,真做不到。但是我们觉得这方法笨,其实是因为它的原理太简单。而我们做不到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它太简单,而是因为它需要坚持,它需要自律。
如果你想试用这个时间统计法,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先问下自己是否有一个出于正能量动力驱动而坚持了超过100天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可以是锻炼、可以是读书。
如果你的答案是有,那么你可以试用下这个时间统计法,来进一步提升你的时间利用效率,这里推荐一个“时间记”的APP,花6块钱从APPSTORE下载下来,可以更方便地记录时间。
而如果你的答案是无,那么请先建立一个这样的习惯,之后再看。
重要的前提
表面上看起来,柳比歇夫一生丰满而幸福的原因是他的时间统计法。但这绝不是唯一原因。
这个时间统计法有效的前提一定是,确定了坚定的人生目标。柳比歇夫在26岁的时候就确认自己要将一生奉献给生物分类科研工作,而他最后只完成了地骚这一种生物中的几类的研究,所以他才会觉得时间太不够用,才会去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所以才会渴望去了解和感知时间。所以说,只有确定了坚定的人生目标,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时间的重要性,才能有动力去了解时间,把时间当做朋友。
人生目标,是一个被讨论烂了的话题。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确定人生目标的方法,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再赘述了。
如果你真的没有人生目标,可以这么做:首先上网搜一个方法,知乎上这几个就很好;接着找一个半天的时间,这周日的上午就刚好,取消聚会,早点起床,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纸,一支笔。
给自己一上午的时间去找人生的目标,这就像是为了买股票而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研究一个公司一样,这一点点付出,会让你收益匪浅。
除了坚定的人生目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拥有并坚守良知。良知是幸福的源泉,否则,没有良知的柳比歇夫只能是一个效率极高的机械而已,不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榜样。
本书借鉴意义
客观上讲,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虽然给他带来了一生的幸福,但它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况,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借鉴的点在于:首先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所在;其次才是了解时间,找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之间共振的节奏,柳比歇夫用了时间统计的方法,可以借鉴但不一定必须照搬;最后是把时间当做朋友,说白了,就是坚持,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你确认了方向,就动手做吧,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时间是最真诚而不会说谎的朋友,它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衡量你的付出,既不压榨也不放水;不论是低谷还是高潮,它都默默陪伴着你;你付出的点点滴滴,时间都帮你积攒着,你摊平在每分每秒中的汗水,最终都会厚积而薄发。
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向周围的人推荐时间统计法,但我不会,我认为方法背后的自我认知和坚持自律是更加重要的。方法是向外寻求帮助的人们会寻找的手段,他们很可能已经无视了自己的力量,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向内、向自己审视,看看清楚,想想明白,发掘自知自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