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相识于职场,他的真诚追求打动了我。我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自己也是上市公司白领;而他虽事业有成,却来自农村单亲家庭——父亲早逝,是婆婆靠着一亩薄田,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起初,父母并不看好这段婚姻,好在老公踏实上进,最终才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婚后不久,老家的婆婆突发疾病。我们赶忙将她接到城里悉心照料,康复后,她总念叨“城里开销大,住不惯”,想回农村种地。说实话,我对婆婆的到来有些抵触:她咳嗽的老毛病常扰人清梦,从农村带来的生活习惯,也让家里的清洁费用直线上升。但老公执意留她在身边,担心老人独自返乡会出意外。
直到那天,我下班撞见婆婆在小区外捡矿泉水瓶。她佝偻着背,在垃圾桶旁仔细翻找,见到我时,局促地解释:“我闲着没事,你们上班辛苦,卖点瓶子能贴补家用。”这话让我满心尴尬——我们夫妻月入两三万,这点钱根本无济于事,反而让我觉得面子尽失。我再三劝阻,可婆婆依旧我行我素,家里堆满了她捡来的瓶瓶罐罐,杂乱不堪。
更糟的是,有次婆婆外出捡废品时迷了路。我和老公心急如焚,找遍大街小巷才找到她。看着她手里还攥着脏兮兮的瓶子,我彻底爆发了:“这些破烂能卖几个钱?家里乱成这样,清理费都比卖废品的钱多!我们养得起您,别再出去丢人现眼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婆婆眼眶泛红,沉默不语。第二天,她执意收拾行李回了老家,任凭老公怎么挽留都没用。
两年后,噩耗传来,婆婆的病情已回天乏术。我们匆匆赶回农村,病床上的她虚弱地指着床下的瓦罐。我颤抖着取出罐子,上层是晾晒的豆子,拨开后,里面裹着一团旧报纸,展开竟是一张存折和一沓零散的现金——百元、五十元、一元,甚至还有五角、一角的硬币。婆婆气若游丝:“存折是你们给的生活费,我在农村花不着,都存着;这些钱是我种地、捡废品攒的,大城市花销大,你们留着……”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曾经被我嫌弃的“破烂”,竟是婆婆攒下的全部心意;那些刺耳的指责,像一记记重锤敲在心上。我跪在床边泣不成声,婆婆却用布满老茧的手为我擦去眼泪,叮嘱我们好好生活。如今,那包用报纸裹着的钱,我一直珍藏在家里。自那以后,我们很少请家政,有空就自己下厨——那些省下来的,不只是开支,更是对婆婆无尽的愧疚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