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从小的时候,课本上就教导我们“粒粒皆辛苦”,如今的时代物质充足,但还是不能忘记忆苦思甜,做一个节俭的人,生活清廉,不贪图享乐,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做一个更好的人。
但是,如果是过分的节俭,我们也是不提倡的,什么事情做的极端,哪怕是再好的事情,也会变成一种负担,也许还会起到反效果,物极必反就是这么个道理。
节俭也要有度,但什么才是度,其实这真是个挺麻烦的事情。对于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经济阶层,每个人对节俭的定义都不相同,有的时候就会造成很大的沟通障碍。尤其是在家庭中,这些小问题甚至会引发大麻烦,而且还没有什么能够有效调节的方法。
就比如说,我曾经听过一位读者向我抱怨,说自己婆婆特别不爱扔东西,家里添了新的,她抱怨,说旧的还能用,缝缝补补又三年,唠唠叨叨能讲好长时间。旧的东西她也不准扔,哪怕是坏了的东西,也一样,在婆婆眼里都是“宝藏”,别有它用,甚至连坏的尿盆,都被婆婆做了花盆,摆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每每看到这些,读者就觉得尤其刺眼。
于是有一天,她趁婆婆不在,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扔了出去,婆婆回来后,一场婆媳大战在所难免,婆婆气的要回老家,丈夫也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和她闹脾气,认为她不迁就婆婆,读者委屈不已。
“我就是想让我的生活质量能提高一些,不想苦哈哈的节俭的委屈自己,难道有错吗?”
方脸想,自然是没有错的,但有的时候老一辈人的节俭,你也得体谅。他们是苦过来的,可能在他们的思想中,如今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很难认同,再加上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快,以及他们的消费欲望低,有的时候,消费观的差异就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节俭本身没有错,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错,年轻人想要过自己的生活也没有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靠互相体谅,各退一步。
如果不能分开居住,从根源上杜绝问题的产生,既然生活在一个家里,就要有容人之量。难以沟通,也要沟通,让对方知道你的想法,听不听是一回事,讲不讲又是另一回事。即便是没有什么效果,互相不干涉,老人节俭了一辈子,到老了让他们奢侈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罪恶,就如同你不愿意过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样节俭,其实是一样的。
在双方都有节俭意识的前提下,互相不干涉,都别多置喙对方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最好的相处方式。不要企图让对方认同自己的价值观,老一辈不能,年轻人也不能,更不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企图改变另一方的生活,否则,家庭不和睦显而易见,迟早还会间接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一位朋友的家事。朋友今年30岁,家里有个五岁大的儿子,老公是家中独子,和朋友确定了关系以后,就在朋友的城市买房定居,原本想让父母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搬到一座城市居住,但父母念旧,念及朋友都在这边,于是拒绝了儿子的建议。
前几年老公的爸爸病逝,老公觉得留下婆婆一个人在老家不放心,于是和朋友商量,要把婆婆接过来同住。朋友虽然心底里有些介意和婆婆同住,但考虑丈夫的处境,最后还是宽了丈夫的心,同意把婆婆接过来住。
朋友的婆婆其实是个挺明事理的人,并不是一个胡搅蛮缠的农村老太太,婆婆上过高中,在那个年代实属不易。平时婆婆也不会把自己弄得邋里邋遢,爱洗澡也爱干净,做事麻利,还很擅长北方的面食,婆婆来了以后不仅没有给朋友的小家添麻烦,反而是帮了大忙了。
朋友也从来没有吝啬过夸赞自己的婆婆,但这并不代表,这婆媳两人之间没有摩擦,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主要就在于消费观念,以及价值观的差异造成的一些问题。朋友向我抱怨过几次,说起来她自己也很矛盾。
“我婆婆什么都好,她自己是工厂退休的老职工,退休金很高,足以养活自己了,她也很大方,不像一些老人,把退休金当宝贝似的,藏着掖着,生怕儿女们要她的养老钱。给我儿子买东西都大方的很,儿子要什么她就给什么,从不手软,家里的菜钱都是她支付的,我们每次给她钱她都不要,心甘情愿贴补我们,对于这一点,我一直都是感激的。
但是她有的时候真的太节俭了,这一点我真的无法认同,她为了节省水,把洗菜的水淘米,淘米的水洗碗,洗碗的水冲马桶,收集塑料袋,甚至洗塑料袋,这些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她到处捡废品这个爱好。
她到哪里身上都带一个环保袋,然后不管人前人后,有没有人看着,也不管什么场合,翻垃圾桶,捡瓶子。要知道我们住的是高档小区啊,婆婆刚来的时候,有好几次,保安不脸熟的时候,不让进,以为她是拾荒的。后来我们去解释了之后,人家又意味深长的和我们讲,要我们孝顺一点,住这么好的房子让老太太出来捡垃圾,不应该。
我和老公两个人,那段时间真是被人戳破了脊梁骨,就算我们说这是老太太的个人爱好,可谁信啊,都觉得我们没有善待老人,不孝顺。为了这事儿,我老公和婆婆谈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没用啊,人家表面答应了,背地里还是偷着捡,被发现了就乐呵呵的笑着装傻,我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真的很难沟通。
她还总觉得我们过得太奢侈了,我买了套护肤品,她跟在后面说,我买个榴莲,她也跟在后面说,有一次我给她买了件羊毛大衣,她一看价格,脸都黑了,立马就让我给退回去,第二天都不行,钱退了还不成,她和我讲了半天以前的苦日子,吃树皮吃草根,连饭都没得吃。
说到吃饭,现代人都讲究健康不是,隔天的剩菜我们都是不吃的,一定会倒掉,但她不行,每天新菜都不吃,顿顿吃前一天的剩菜,跟她说对身体不好,她就是一套一套,说从前没得吃,就差吃土了,还不是活得健健康康的,说我们这代人太矫情,金贵的很,都是有钱烧的,没过过苦日子,训我们浪费可耻。
讲真的,我真觉得没有必要,我和老公两个人月工资加起来四万,那么节俭做什么,我自己心里有数,即使是工资不低,但房贷和车贷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养个孩子更不容易,给婆婆买的那件大衣的价格,抵上我自己的两件,给我自己买,我都舍不得,还不是因为她是婆婆,我想对她好才买的。”
朋友曾经唠唠叨叨和我讲过很多这些问题,但这些其实都是小事情,就算双方心里都不舒服,也不至于有大矛盾吧,但就在最近一段时间,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朋友突然开始重视起这件事情来,她再也无法容忍婆婆过度的节俭了,执意要把婆婆送走。
“我和老公工作平时都很忙,儿子基本是都是奶奶在带,我们没有怎么过多的操心过,前天晚上,我下班早,提早回了家,发现婆婆和儿子都不在家,我知道这个时候,婆婆肯定是带着儿子出门遛弯了,小区里自带了一个花园,附近还有一个篮球场,基本是也就是在这一片离家近的地方活动。
平时我也不太会关心这些的,那天也不知怎么的,就鬼使神差的打开窗户,找婆婆和儿子的踪迹,没一会儿还真让我给找着了,不看也就罢了,这一看让我心里一沉。我透过窗户就看到我儿子和他奶奶在公园里捡瓶子,婆婆从垃圾桶里掏出来一个易拉罐递给我儿子,我儿子很娴熟的接过瓶子,两脚就把瓶子踩扁了。婆婆在一旁鼓励儿子,还给他比了个大拇指的手势。
我看着我儿子踩瓶子驾轻就熟的模样,肯定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了,我当时心中就涌现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把婆婆送回老家。
也许我这种念头很不孝顺吧,可是我也没有办法了,我可以理解婆婆的节俭,我也可以不干涉她,可是她现在让我的儿子学习这种节俭,我做不到。我和老公竭尽全力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高层次的人,这种小家子气的节俭,我实在不能接受。
虽然我心里挺不高兴的,婆婆和孩子回来了,我还是装作不知道,没有和婆婆谈这个事情,因为我知道和婆婆谈不出什么结果,晚上等老公回来了,我就和他说了我的想法,我是有些情绪激动了吧,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说儿子跟着婆婆好的不学净学坏的,我老公觉得我说话太重了,他妈妈也是节俭,不是坏事,对于我想让婆婆回老家的想法,他也不同意,我和他因为这件事情,吵了结婚后最激烈的一架,如今还在冷战中。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懂,我是在为孩子好啊,方脸,我不想让孩子学这种好品德真的有错吗?”
她的问题,让我思考了良久,最后才给了她一个回答,你没有错,你的婆婆也没有错,包括你的丈夫,其实大家都是在为这个家着想,只是没有会互相体谅而已。
朋友何错之有?如今培养孩子,都说要“富养”,用钱使劲砸气质,为的就是让孩子对金钱不敏感。我虽然可以理解她的一片父母心,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朋友的确是在捡瓶子这件事情上,有些太过于敏感了,导致了她想法的偏激。她想把婆婆送走,仅仅是因为婆婆教孩子捡瓶子这件事情,的确有些太过。
婆婆呢,她的节俭本没有错,但带着孩子去捡瓶子,方脸觉得的确不应该,不是因为节俭不应该,而是关于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她应该和媳妇做沟通。捡瓶子这件事情对孩子的深远影响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方脸也不能下判断,只能说,这件事情有两面性。
对孩子而言,从朋友角度来看待,也许真的是坏事,时代更迭,价值观也在跟着不断改变,从前那些经验和观念也许有一天不会适用于未来,捡瓶子有可能真的会影响他日后的发展,让他的价值观发生改变,说的严重一点,会让他不能成长成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但也许捡瓶子也不是一个坏事,因为节俭在那个时代都不会是一件坏事,有句话叫做“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人不能忘本,我们能有越来越好的生活,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得来的,是我们的父辈,爷爷辈创造的,节俭永远都是优良传统,当你知道了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时候,你才能更加珍惜,更加理解生活的真谛,拥有且珍惜,而不是拥有却理所应当,这难道不是高层次吗?
方脸言尽于此,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学捡瓶子,讨论权教给大家。
话说回头,正如我如上所述的这样,对待节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做好自己就行,没必要去裹挟他人的意识,违背他人的意愿,婆婆不行,媳妇也不行。互相都能体谅一些,看问题客观一点,也许这个问题不能那么难办,说到底都是一家人,都是为了孩子好,真的没必要。
如果可以,不如好好和婆婆谈一谈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担忧,婆婆会理解,即便各持己见,她也不会拿孩子的未来去做赌注,她会配合你。
节俭是好事,过度节俭却不然,但切勿因噎废食,不懂得把握度,就奢侈浪费,这是错误的思想。
节俭永远都是传统的优良品德,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但要用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