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追的一本小说,以前也写到过,《敛财人生》,内容跟题目几乎没有关系,主要还是写权谋的。有时候心里会突然想看以前看过的东西,比如前几天,突然又从头开始看里面清穿同人的部分,从那部分开始,这个文有了男主,正是雍正。
以前也看过清穿的文,也看过九子夺嫡相关的作品,但没有哪个比得上这本,正如没有哪个四爷比得上这本书里的。
文里,女主角林雨桐穿越的时机刚刚好,把四爷的嫡长子弘晖从鬼门关拉回来,最后的结果当然没有乾隆什么事了。于是我就跟爸妈说,要不是雍正没有更靠谱的儿子了,中国叫乾隆败坏完了,也许没有那么快被西方攻陷。
我越来越意识到嫡长子的重要性——不是说他一定更聪慧,但是父母一定更寄予厚望。于是嫡长子更容易受到良好的教育,更能够担当责任。如果弘晖没有死,我不敢说他一定比弘历更好,但是他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培养。弘历一开始一定不是唯一的选择,那么他与其他皇子没有很大区别,之后他成了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毕竟比不上从小教育起来的嫡子。
再一个,嫡妻的孩子地位正统,底气更足,更有气度,心胸更开阔。情商在踏入社会之后的重要性应该在智商之上,为皇者的气度比他本人的才干更重要——够自信,敢于用人,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文中提到,四爷在整个夺嫡的过程中,在一件件事中揣测皇帝的用意、锤炼自己的能力,但他始终没有丢失为国为民的本心,没有丢失大局观。有时候,他限于身份没法赈灾又或者对官员贪污腐败极其痛恨等等,林雨桐很心疼他——她心疼历史上的雍正帝,好不容易收拾好康熙留下的烂摊子,把国库重新填起来,结果乾隆一下子就又败光了。
曾经我一直觉得,古代中国是从乾隆开始走下坡路的。君不见,康熙雍正时期开启了好几个海港,乾隆就彻底海禁了;君不见,康熙时发挥重要作用的木兰围场,到乾隆时彻底荒废;君不见,马戛尔尼送来的先进武器蒙了尘……
当年看《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把康熙夸了又夸,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看到了康熙众多的优点,然后对他的不肖子孙非常痛恨。
但是,前几天重新看《敛财人生》,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康熙再一次南巡,内务府实在没有银子了,留在京城的阿哥们暗中推诿博弈,最后还是调用了户部的钱。当时林雨桐就对四爷表示了不解:既然没钱,为什么还要一次又一次出巡呢?康熙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相反,他算得上是一位明主。
四爷是怎么回答的呢?大意是,满人入关时间还不长,对汉人的统治力度不够,汉人对满人统治的认可度不高,南巡、拜孔庙等等举措都是为了向汉人传达信息,努力收归汉人的心。
林雨桐当时的想法是,四爷在揣摩康熙心理的过程中学会当一个好的帝王,原来所有的事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可以解释的,即使是表面看来劳民伤财毫无意义的事。
而我这次看到这个情节,脑子里有灵光一闪——也许中国开始走下坡路,与康熙用心地努力地想要治理好国家有关。
又或者说,古代中国从清兵入关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要走下坡路了。
我不是看不到康熙对统治好这个国家所做的努力:收西藏、平三藩、逐沙俄;巡江南、拜孔庙、治黄河……乃至天文地理、文治武功,又甚至西方的数学科学,康熙都很努力地做了,并且做得很成功。
正是这样的成功的努力,让汉人渐渐归了心,满族人的统治慢慢走上正轨;这是清朝比元朝高明的地方。但讽刺的是,正是这样的努力最终换来了100年屈辱的近代史。
先来看看为什么需要这么努力呢?满族相对于汉族,实在是个少数民族;满族文化相对于汉文化,也实在不够成熟。以少数统治多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满族人努力融合汉族文化,不断汉化,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从这一点看,清朝从一开始就有了致命的缺陷。
皇太极建了清朝,但入关的是福临。然而这位爷不太靠谱,其实也没有什么作为,实际上开始对整个中国施加影响的第一位清帝是康熙。
为了用满族落后的生产关系统治先进的中原大地,康熙实际上是牺牲了先进的生产力。这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事情。明朝末年,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我读历史的时候有时候会恨得咬牙切齿,比如这个中西对比:1644年,清兵入关;1640年,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东西方开始分化——西方进入近代史,而中国开始倒退。
南巡、征战需要大量钱粮,这些钱粮是由明末清初先进生产力创造出来的,最终被用于满清贵族巩固自己的统治。偏生这样的巩固非常困难,比汉族人自己统治自己要耗费的精力和耐心多得多。以国库空虚、冗员满朝为代价,大清完成了它的立足,先进生产力被更加落后的生产关系领导,再也无法前进一步,此前几代人的积累也化为乌有。
恨,怎么能不恨。不去看扬州十日,也不看嘉定三屠,只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就是个极其没有效率的朝代。
从文化层面看,汉族人最后被降服了,与头发一起失去的还有气节和骨气,然后中国人轻易地屈服于西方的枪炮。
我仍旧仰慕和敬佩康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勤政也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