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2.0 从《论语为政篇》看各章的内在联系
很多人读《论语》,感觉各篇中各章节之间散乱,缺乏联系,其实不然。现在的我们是看不到《论语》编撰者的具体思路,但通过仔细分析,还是可以看到其中的联系。我一直相信古人把这些章节放在一起,自然有他的道理,不会是随随便便的。《论语》第二篇以“为政”为篇名,而内容也是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名副其实。下面具体分析各章的联系。
第一章道出本篇中心命题“为政”,而为政以德,是为德政,而非其他。那么什么才是德,德就是要正,符合天道正义。就好像北斗星,因为其位守正,则众星围绕。为政以德,也是本篇的中心思想,可谓开门见山。
第二章做个比拟,通过归纳总结《诗经》三百篇的核心思想是正的,纯正无邪的。说明为政以德,德者正也,就像诗经反映的思想一样,是正的,不是歪门邪道的。从而也说明孔子编辑《诗经》的指导思想是正的。
第三章通过对比,说明实施德政与不施德政的区别,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面貌。显然,德政为好。
那么怎样实施德政,实施德政需要有德守正的君子来实施,那么怎样才是有德的君子呢?谁是模仿榜样呢?第四章就以圣人孔子为有德的君子范例,通过孔子自我总结,简述了孔子伟大的一生: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么德有什么具体内容?百善孝为先。孝是德的首要,德首先是要做到孝顺父母。从第五章到第八章,是孔子针对不同弟子问孝,谈如何行孝。各章排列顺序是按长幼先后,从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到子夏四人向孔子问孝。
那么接下来是怎么考察一个人是否有德?不能只凭印象感觉,要全面观察。第九章例举孔门德行科排第一的颜回,孔子作为老师是怎样去考评的。
紧接第十章,孔子指出为政者用人,要先考察人认识一个人,从三个方面着手:动机目的、经历经验、理想志向。
作为能够选人用人的为政长官对于下属来说,要具备导师教练的角色,第十一章,指出作为导师的一个素质:温故而知新。有比下属厉害的地方。
实施德政的为政者,须是一个有德的君子,那么君子有什么特征,应具备有什么素质?从第十二章到第十七章,分别说明君子应具备的品质:第十二章说明君子是襟怀宽广的,应有大格局,不是一般的器具。第十三章,君子是不夸夸其谈,不是光说不做,而是先行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第十四章,君子是周而不比,能够团结他人,包容他人,不斤斤计较,勾心斗角。第十五章,君子是学而思,学思兼备,不废一端。第十六章,君子是走中庸之道的,不攻击异端,能够和而不同,尊重不同言论意见。第十七章,君子是诚实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那么怎样学习为政呢?第十八章,通过学生子张向孔子问学干禄。孔子从言与行两方面说明为政的原则: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
第十九章从国君的角度,谈如何为政,使百姓信服:举直错诸枉。就是要选拔正直有德的人居上位。
第二十章从大臣的角度,讲如何为政,使民敬忠以劝: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第二十一章说教育与为政的关系,从事教育,培养为政人才,教化民众是间接的为政。为政者要重视教育。教育好了,就有利于政治。
第二十二章,说明为政要取信于民,为政者要守信,才能使民信服。诚信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首先为政者要做到。
第二十三章,实施德政,通过礼法完成,那么礼法如何传承与发展?礼法,从夏到周,是有所损益的,不断完善的。
第二十四章,实施德政,遵守礼法,不是见庙就拜,见鬼就祭,不要谄媚。但要见义勇为。因为为政者,在于正,就是要以义为利。
综上所述,《为政》二十四章,都是围绕“为政”这一主题展开的,各章节是紧密联系的,并非一盘散沙,随意编排的。古人不言,但见其编撰之用心。通过这样分析去理解原文,记住这关联线索,那么背记就不成问题了。
附《论语为政第二》原文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1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