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这一户,我个人认为女人并不想成为贫困户,有时贫困户的标准我只能呵呵,说的公平公正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一碗水完全端平,毕竟扶贫工作也是摸石头过河,之前并没有成熟模板可寻,只能边干边改,摸索总结经验。
这在老女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已分开另过,女人和小儿子相依为命,刚开始是女人年龄大了,又聋的很,小儿子就养成了二流子,好吃不干,不过长的一幅好皮囊,让一些女孩为此愿意下嫁。
这中间一位广西的女孩就跟这个小伙子来到河南,不得不说,外地女子是真能干,不管家里地里,男人小孩都收拾的服服贴贴。家庭也慢慢走上正轨。
不知道为什么是贫困户,还在享受各种补贴政策,男人在外贫工,女人在家边轧网边接送孩子上学,据一些轧网的人说一个月也可赚四千左右,这个没具体问过,现在这些贫困户只要说领钱,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一问收入,就是这疼那疼干不了活的,要不就是在京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一个⺝才赚一两千元的。有些扶贫干部并不敢真正拿这些说事,有时暗访组听一面之词让你的所有努力负之一炬。
这次安排公益性岗位找了这个外地媳妇,人家倒是很通情达理,说要接送孩子,要轧网,很感谢政府,但是不想干,当然除了那些不动一下就能享受的政策外,干活的可以不要,这样比着那些只知道伸手要钱的强太多了。
扶贫,扶贫不扶懒。扶心扶智,不扶滑。只有这样,扶贫工作才能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