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和读,哪个更重要
开卷有益,原先这话是不错的。但现在就不一定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朋友圈里出现了阅读打卡:每天阅读半小时,朋友圈里晒一晒。我对仪式感不热衷也不反对,阅读要不要打卡,这本身也是不用讨论的事。如果每天真的能做到有效阅读半小时,对于学生来说,那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如果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打卡任务,硬要孩子上镜,那就值得商榷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不注重书籍质量,那么“打卡”成了任务,不仅无法锻炼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还会逐渐消耗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也无需赘述。本文意在说说我个人对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的一些看法。
有人说,做一件事情,超过21天,就会形成习惯。具体的数值会因人而异,但是习惯的养成的确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如吃饭睡觉,一个人的生活中要是缺少了这个就觉得不踏实,就觉得难受,为什么?因为这件事已经成为你“生活基因”。可是有时我们会发现,好的习惯养成不易,但是坏习惯自然而然形成。其实不是。所谓的坏习惯往往是人的本能,而好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
我以前写文章时说过,书不是奢侈品,但是读书的习惯在现在社会却是奢侈品。就是说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需要坚持。事实上,21天,是一个乐观的数字。我培养曈曈的阅读习惯是从她不会说话开始的。几年里,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中断陪她读书。在一些朋友看来,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现在想来,对于我来说,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其实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陪孩子读书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习惯,大家并不觉得那是累事,难事。当爸爸妈妈两个人争着在睡前陪孩子读书,给孩子讲故事,那么阅读习惯其实就已经养成。在爸爸妈妈的争抢中,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一件美好的事。
实际操作中,经常有朋友会说,哎呀,这真是天生的,曈曈就是爱读书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赞成这个观念的。朋友们会说,我家孩子啊,我也给TA读书,可是读着读着TA就跑了,自己玩去了。在最初的陪读时间里,因为孩子还小,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他们跑开去做别的事情,这是符合儿童心理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一般选择继续自顾自地读书,这时我发现孩子虽然玩别的去了,TA也还在听。过了一会儿,TA会跑回来再跟你一起读。
所以,阅读习惯的养成当然最好是父母自己就爱读书,不把读书当成负担。如果父母不爱读书,那至少父母爱孩子,他们愿意为孩子多花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如果做好了为孩子读书的架子,当孩子跑开,马上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立刻玩手机、看电视,那么读书习惯是难以养成的。孩子何其敏感,他们完全能感受到父母是否觉得读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或者是父母是否无条件地爱自己.哪怕TA还不会说话。
事实上,读书这么好的事,只要你愿意坚持,你一定会喜欢上。
阅读兴趣当然有赖于阅读习惯的养成。但是有时候阅读习惯是“伪习惯”。就像阅读打卡,有些孩子有时可能会坚持一个月,三个月,因为这是家庭作业的一部分。所以,咱们的孩子,他们的执行力还是挺强的。但是完成任务似的阅读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完全是两回事。就像参加战斗是任务,那是职责,但是如果对战争感兴趣,那就是希特勒了。
怎样培养阅读兴趣呢?
我觉得一方面是要在孩子能力能达到的时候开始。孩子幼年时期的亲子共读更指向习惯养成以及良好的亲子关系的营造。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低年级时,便要有意识地关注孩子阅读兴趣。进入中高年级,应该对阅读兴趣有所引导。比如孩子喜欢文学类书籍多一点,那么就可以既满足孩子这方面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在科学类、艺术类书籍方面开展一些亲子阅读……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识字,我们往往会觉得亲子阅读没有必要了。这其实是错误的推诿的想法。亲子阅读的目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交流情感,还有阅读兴趣方面的引导:通过亲子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当然,阅读兴趣的培养的前提是家里要尽可能给孩子准备各方面的书籍,而且是各方面的精品书籍。我们要相信,孩子天生自带审美趣味,但是由于家长没有选择书籍的能力,慢慢地,孩子天赋的审美能力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什么,我们有时会说,阅读是寻找自己的过程呢?因为在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丢失了自己。
我有时看到朋友圈里阅读打卡,低年级孩子阅读的是“识字卡片”,孩子小手指读。我想孩子们一天在学校里学什么,我们回到家里还要再去认字?为什么我们这么着急让孩子认识那些字?因为我们着急。可是“认字”不是我们所说的阅读。我们着急的结果是什么呢?即使在高中课堂,也还有不少只“认字”不会“阅读”的学生。一篇文章,所有的字都认识,但是读完了以后,并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更不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就更不要说和书本的对话,对书本的质疑。
另一种是国内粗制滥造的绘本。我以前读过一篇文章,专题讲怎样识别好的绘本。现在绘本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一些出版社看到有利可图,用几个模板,电脑绘制几个卡通形象,胡编乱造几个励志故事,就可以结集出版。
好的绘本是儿童文学的宝库,美国凯迪克大奖绘本系列,本本都是精品,亚洲的韩国日本的儿童绘本也很成熟。不如日本的岩村和朗的《十四只老鼠》系列,文字短小精悍,绘画精致至极。小孩子能不能感觉到?举一个例子,曈曈读过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有一次我给弟弟和她又买了一对绘本,其中一本是《鸟儿来的那一天》。她忙不迭地说:“妈妈,你看,这本书的插画好像是画《窗边的小豆豆》的那个人画的。”我一看,果然是岩崎千弘的作品。
所以说,要培养阅读兴趣,书很重要。书要多,还要精。不要想着,家里已经有很多书了,孩子还没读完,等他读完了再买。这就好比,孩子是机器,他需要完成你指定的任务之后,才能有新的选择。可是家里的那些书,谁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完呢?一旦他不喜欢读书,那么就总也读不完,那么就总也不用买书了?我家里,我和孩子们的书是分两个书柜装的,一些书我们还没有启封,有的读了几页就放到一边:毕竟我们买书的时候,特别是我们给孩子买书的时候,我们在尝试。如果孩子看了几页发现不喜欢这书,那这书的价值也便在于:孩子进行了一次自主的选择。这其实是很高的价值啊。
多说一句,在儿童文学里,我们基本除了任溶溶编的一套《中国民间故事》,和小寒姐姐的《礼物:蒋筱寒诗选》外,很少买国内作家的作品,曹文轩的《草房子》是买了,但是也不会作为推荐书目。所以说,要经常看一些书评,另外,如果家长自己有较高的阅读鉴赏能力,那么选择书籍时就会去粗取精了,在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话用在阅读能力的区分上,我想也是对的。阅读打卡,每天半个小时,阅读能力是不是一定会提高?我保持谨慎的态度。任何一种能力(除去一些生存本能),都是需要培养、锻炼,然后才可以提高的。
上文我说到了,识字和阅读是两码事,就在于阅读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识字是记忆。当然,咱们都是中国人,没有谁真的是只“识字”而丝毫不知道文字说的意思的。但是阅读能力是什么?是要读出文字后面的内容,文字没有表达的内容,甚至是有的文字说的是相反的意思。比如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刚刚接高一的新生,有些海子就会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周游世界啊,幸福的闪电啊,还有春暖花开。但是当我让他们静下心来,再好好读一遍,他们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诗人是孤独的,矛盾的,甚至是骄傲的。因为诗歌一开始就写到“从明天起,我要做个幸福的人”,后面部分,再次写到“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还只是阅读能力表现的一个浅显的例子。再比如教授《史记 吕后本纪》,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心狠手辣,权欲熏心的形象,但是当我们再结合《高祖本纪》,前后生平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吕雉也是权力的牺牲品。
所以,阅读能力,是需要学习的,需要专门的指导和训练。这当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也需要教师的专业技能。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因此,阅读打卡,这是学校对阅读重视的体现,但它不应该成为一项任务,更不能成为宣传的业绩。它需要一系列的配合,学校、老师、家长,都应该尽可能的帮助孩子,让他们真正的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有人问我,阅读有什么用?能有什么用呢?认识几个字,能上对厕所?能找到路牌?我不是什么大专家,说不了阅读到底有什么大作用。但是“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思维的乐趣是区分人和芦苇的重要标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