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替别人做决定并非最好的选择。哪怕这种决定到最后证明是为了对方的幸福。
可是有时候,在幸福与尊严之间,哪怕舍弃生命也要维护尊严呢?
我们亦真的不能武断认为这种选择是错误的。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在少年时的爱人因二战追责而面临法庭重判时,米夏虽然知道只要说出秘密,就可以免去汉娜的牢狱之灾,可他沉默了。
此时米夏已经成年,虽说往事已远,可留给他的阴影和伤痛却无法抹去。如果在法庭说出汉娜的秘密,会引起怎样惊愕与争议?这种后果实在令他畏惧。他需要直面过去以及直面自己的勇气,而他并未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于是米夏将法庭上的困惑试图与哲学家父亲探讨时,两人间发生了以下的对话——
父: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每当妈妈给你讲些其实是为你好的话,你是如何大发脾气的?……但对大人来说,我绝对看不出任何理由,可以代替别人做决定,而推翻那人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做法。
米夏:即使他们自己后来也觉得,那样做原来更幸福,也不该强加吗?
父摇摇头:我们现在并不谈幸福,我们是在谈论尊严和自由。
米夏最终尊重了汉娜的选择。
汉娜服刑几十年后出狱,可她知道自己的秘密早已荡然无存,她选择了自杀。
或许在汉娜的内心,尊严真的比自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