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我们很熟悉,也为关公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但是在近代中国有一位更了不起的人,他为了治疗眼睛忍受的疼痛比关公要大多了,那就是刘伯承元帅。
我们看到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上面,刘伯承元帅都是戴着眼镜的,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实际上青少年时期的刘伯承是不戴眼镜的,他从小习武,有非常好的身手。打仗的时候经常率先士卒,冲在前面,所以也多次受伤。
1915年,袁大头倒行逆施,复辟帝制。为保卫革命成果,孙中山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斗争。
1916年初,刘伯承指挥川东护国军第四支队与北洋军阀作战的时候,被一颗子弹击中右侧太阳穴,从右眼眶飞出。
几位护国军战士在死人堆中将他扒出来,把他抬进城里,对他的眼睛进行了简单的治疗。
由于北洋军阀到处悬赏捉拿他,所以他隐蔽了一个多月才秘密到重庆治疗。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他的眼伤日益恶化。在熊克武等人的帮助下,来到重庆一家私人诊所治疗。这个诊所的沃克大夫是一位参加过第1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军医,经验丰富,但是非常孤傲。
他检查了刘伯承的眼睛以后,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先去除腐肉,施行全身麻醉,做好输血输氧等急救准备,等眼部伤口愈合后再安装假眼。
但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因为他担心麻药会对大脑有影响。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如果出了问题自己也负不起责任。
但刘伯承仍然坚持不打麻药,并且请自己的三弟作证,就算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需要大夫负责。
沃克大夫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人的眼部神经是很丰富的,最难忍受疼痛。可是大夫进行手术的时候刘伯承咬紧手帕,抓紧床单,吭都不吭一声。
三个小时以后手术才完成。感觉自己都快虚脱的沃克说:“年轻人,我真怕你会昏死过去!”
刘伯承说:“怎么会呢?我一直在数你动了多少刀呢?”
沃克大夫惊讶的问:“多少刀?”
刘伯承回答:“72刀。”
沃克医生不禁感叹地说:“你哪里是人,简直就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后来,当他得知这位年轻人就是名震四川的刘伯承,就更加钦佩他了,甚至跟他成了朋友。刘伯承元帅“军神”的绰号也是出自沃克大夫之口,他逢人就讲自己遇到的一位年轻人有多坚强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