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的《孔雀》全篇运用象征手法。说实话,第一次看时,没能完全明白。很正常,当你读完一部作品而毫无疑问时,只能说明这不是一部好作品。
《孔雀》讲述了一家五口中姐姐,哥哥,弟弟三人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人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面不可或缺的是梦想。对爱情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对生活的憧憬,组成了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人生大戏。顾长卫说姐姐,哥哥,弟弟三人的故事不可分割,他们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三个人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人生观:理想型,现实型,消极型。
姐姐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至上者。她热烈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故事开头姐姐在拉手风琴,那是对音乐的追求。轻盈飘逸的音符是向上的生活态度象征。姐姐想当伞兵。她一次次抬头看飞机从头顶飞过。她甚至骑车去空地上看伞兵的降落,眼神中写满了羡慕。当她当伞兵的愿望破灭后。她骑车飞奔在马路上,亲手缝制的“降落伞”在身后绽放。这个镜头真的很美。一个年轻的追梦女孩在镜头中跳动,“降落伞”如孔雀开屏般怦然开放。姐姐在与妈妈争执中摔倒在地。摔倒的还有她当伞兵的梦想。但一个人的梦想不会这样彻底破灭,她为梦想垂死挣扎。为了“降落伞”她甚至可以和果子进小树林……在对音乐的追求路上,她曾认过一个干爸,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拉手风琴。干爸对她很好,但由于干爸摸电门,干爸家人将姐姐打倒在地。此时,她的音乐梦也碎了。一场大雨中,她被泥水滑倒,这一摔,让她彻底对生活失望了。爱慕过的伞兵已经走了,果子不是她的真爱,她对爱情的憧憬也一点点消失殆尽。最后她嫁给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司机,几年后又离婚。而她的工作不过是从洗瓶子换成了制瓶子。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直都在锲而不舍地追逐梦想,当所有的梦想都如泡沫般破灭后会怎样呢?向生活妥协吗?不会的。一个理想至上者一生都活在自己的梦想中。当影片结束时,姐姐的女儿问她关于孔雀的事,她说:“爸爸老家的山上漫山遍野都是孔雀。”这句话可以说是给观影者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初次接触影片时,朋友说姐姐这个角色像个疯子。她所做的事情很疯狂。有一些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却做了。生活中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它只是停留于表面而已。细细分析,姐姐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是好多人向往的。
对于青春不妥协。在该拼搏的时候便放手一搏。哪怕飞蛾扑火,哪怕遍体鳞伤,也要坚定的去追求,过后回首往事时,我们至少争取过,这就是青春的资本。
哥哥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影片中哥哥是一个因生病而智商有点儿低的人。可以说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影片中有人叫他“胖子”,但不会有人叫他“傻子”,因为他并不是真的傻。残疾这一特征让他一切行动都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利己为目的。我记得最深刻的是他对母亲说的话:“你们都说我傻,其实我不傻,我从来不吃亏。”一个这样的人生活是比较简单的,但并不是单调的。他也知道要工作,要自食其力而不要“啃老”,他也知道追求女孩儿。不过还好,他最后娶了妻(虽然也是残疾),生活也比较富裕。虽然没有太大的梦想,但生活还说的过去。
相比之下,弟弟的生活却要消极多了。首先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生活在哥哥姐姐失败的阴影下,导致了他懦弱的性格。其中一个镜头是带哥哥去洗澡。哥哥受人戏弄晕倒过去。弟弟跑回家去找人。冬天那么寒冷的天气,弟弟瘦弱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光着身子,显得十分单薄,貌似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跑一般。他虽然年轻,但心态却很老,缺乏年轻人的朝气,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另外剧情需要,弟弟在敬老院工作,接触到的全是老人,这也和他的生活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后他的生活基本属于荒芜状态,很是可惜。
兄弟姐妹三人的故事体现了不一样的人生观,不一样的追梦历程。而我,最喜欢姐姐这样的人。虽然不是很现实,却至少努力过。
愿我们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如姐姐般敢于争取,在中年的时候如哥哥般实干,在老年的时候如弟弟般看破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