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邻家社区在深图龙华分馆的一场活动,回顾睦邻文学十年,说来惭愧,我只获得过一次年度十佳,比起那些数次连贯的大作家,属实是只小虾米,颇有前往凑热闹的意味。
我在睦邻文学发小说,是在2020年,经过一个网友的推荐,其实也仅仅是参加了一次颁奖礼,至于其他的线下活动,我是一次也没到场。
鉴于我是个社恐,这样茶话会性质的活动从来不敢参与,这次来有一半原因也是想参观参观新落成的深图北馆,顺带观摩一番各路大神的文学故事。
咋办啊,会上还哆嗦着发言了呢,真是社恐的末日。
至于我自己,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可言,然而我与文学也算相伴多年了。我初中时候很喜欢看武侠小说,也尝试着翻越红楼梦那种大块头,真正有了写作的念头,还要感谢高二的语文老师张明德先生,在当时,即便在今天,我认为他的教学水平很一般,他许是为了独辟蹊径,基本不讲语文教材上的现代文,而是迫使每个人都订阅一份语文报,拿报纸当教材,平日里又时常显摆自己写的文章可以发表在报纸上,这让我颇为羡慕,心想,就他这水平都能发表文章,那我也能。
张老师的无心插柳,在我心里种下了写作的种子,这种子迅速发芽,高三那年我在某本文学杂志上看到一则文学比赛,于是写了一组诗歌投出去,月余之后收到一封回信,让缴纳五十块钱评奖手续费,鄙视我尚未意识到这是一种社会上常见的骗局套路,便从生活费里硬生生抠出来五十块打了过去,从此杳无音讯。
步入大学,我开始试着写短篇小说,平日里还是以随笔居多,自娱自乐吧,大二接触到网络文学的泰山北斗榕树下,加入了几个社团,印象里有田园、最恐门、雀之巢,还有一个武侠迷聚集的社团,名字却记不得了,在榕树下社团混迹两三年,签约了两部小说,未曾出版,毕业前夕,山东画报的一位编辑找我约稿,我发了一篇千字散文,随后赶上画报改版,就再也没了下文,当时还有一份报刊采用了我的一个小短文,编辑说有稿费单寄给我,然而一直到我毕业都不曾看见,人生中的第一份稿费单,至今未见其面。
毕业以后,榕树下倒闭,社团也纷纷解散,雀之巢转移到了江山文学网,一年后,我工作调动,从东北到了深圳,文友推荐了豆瓣阅读,在上面发了一些短篇作品,接着豆瓣阅读陷入解约风波,大批作者解约出走,这时候,雀之巢的一群文友创办了银河悦读中文网,我应邀成了网站的编辑,因为都是熟人,倒也觉得热闹有趣,之后后来随着新人加入,意见的分歧越来越多,我便离开了网站编辑团队。
2018年我尝试将稿子投去文学杂志,很幸运,山东文学的编辑给我回信录用了一篇小说,此后也上过几次刊,得过一些不同级别的征文奖项,写作的心态也有了变化,如今写作,抛开了一些明确的目的,更多的只是在迎合自己,想要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表达出来,记录下来,如果没有特别强烈的思绪,我情愿不动笔,大约这是多年业余文学创作给我带来的影响吧,目前看来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