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明

网络图片

一、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首流传千古的诗词,道尽了清明节扫墓祭祖的时令情景。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八大节日之一,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踏青郊游,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本来,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是三个不同的节日。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各家所祀之火,每年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换火”。“换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农历三月三在古时称为“上巳节”,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已节”演变而来的。《后汉书·礼仪志》介绍说:“三月上巳,官民皆挈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挈。”是说上巳节时,大家都到江水边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古语称之为“祓禊”。

由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

在当时,这一天满朝文武百官是集体休假的;皇帝常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进士。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行我所行,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

宋代以后,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礼教严格,男女私会不被容许,上巳节渐渐被人们淡忘,踏青改在清明进行。

传统节日清明节,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还 有就近日期的寒食节就阴历而言,大约是在二月底三月初之时,三节的时间和内容如此的相近、相似,后人便将三月三、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
寒食、祭祖、踏青、植树、户外运动都在清明节中体现出来了。

所以说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


网络图片

二、清明节是孝亲节

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而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圈的人们的重要民俗,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风俗,是中国孝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与西方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关系迥然不同。

尊祖祭祖,以尽孝道,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历来强调孝道的教化和培育。而祭祀仪式是教化和培育孝道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人的“身后事”的祭祀仪式是生者孝敬死者的情感表示,虽然死者看不到后代子孙是如何尽孝的,但是,“做给活人看”的祭祀仪式所蕴含的对父母和祖先的孝道伦理,却能够给祭祀礼仪的参与者以道德情感上的激励。

《论语》说,所谓孝道,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清明祭祀仪式是“事死”方面的孝行,是生者对死者孝思的体现,是对后代子孙是否孝顺的检验。

清明节不仅代表了中华孝道文化,还不断舒缓、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平时疏于联络的亲戚家人,能在回家祭祖扫墓时,重聚一堂,从而构建更加文明和谐的公序良俗,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发展。

2008年,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支持了民间祭祀祖先的道德文化传统,既是对民俗的复归,也是对传统孝道中美好元素的致敬。


网络图片

三、清明节祭奠的习俗传说

说起清明节扫墓祭祖,还有很多的习俗和传说。

01清明吊

清明节上坟祭祖并在先人坟前悬挂清明吊,是清明祭祖扫墓的重要形式。在坟头上插上一挂裁剪好的白纸条,民间称为 “清明吊(幡儿)”。

清明吊是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的招魂幡发展而来的,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由招魂幡逐渐演变、派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祭祀物。

清明吊也叫“标祭”或“飘祭”,古人认为它是阴人赶会场时用的“通行证”。没有“清明吊”,子嗣烧的纸钱、元宝,再多也没有地方用,甚至被其他鬼魂抢走。

还有一种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清明节出外游玩,看到老百姓上坟祭祖,不由地想起自己的父母。

朱元璋出身穷苦,幼年时父母就去世了,因为家里贫困,为了生计出家,再后来当兵打仗,最终父母的坟墓已不可寻。

如今见老百姓都有个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他一个堂堂的皇上却无处告慰自己的先人,悲从中来不由连声叹息。随行的军师刘伯温看出了皇上的心事,便献一计说,清明节这天,老百姓都要在各家坟头上插一挂白纸条(幡儿),以示灵魂升天、肉体归土。绝了后代的人家,由亲朋好友或地方官衙帮助查找后,代插一挂。最后剩下没人插纸条的,就是朱家的祖坟了。

朱元璋一听有理,马上下了道圣旨。不几天,田野里山岗上到处飘荡着白花花的纸条。自那以后,清明节插“清明吊”的习俗就流传来下了……

在湖北潜江市,民间有一个说法:吊子是阴间所用的晴雨伞,是生者送给逝者藉以遮风挡雨的雨伞。潜江人的清明吊子做的非常精美,其制作工艺与造型独树一帜,继承了我国传统手工折纸剪纸艺术的传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原生态特征,是荆楚民间民俗文化的生动反映,已经申报省级非遗项目。

复活传统的清明吊子,也是在复活“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

02烧纸

按照民间旧的习俗,扫墓上坟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纸钱,又称冥纸、冥钞、冥镪、冥币、金纸、银纸、阴司纸等等,是中国传统祭拜鬼神、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魏晋时期开始用纸钱送葬,烧纸钱则始于唐朝。

那么,烧纸祭祖扫墓的习俗,到底怎么来的呢?

有一种民间传说,烧纸钱的习俗源自造纸术发明者蔡伦之徒尤秀才。据说这是他为了推销「纸张」而想出来的手法:尤秀才先假装重病死去,再让其妻告诉所有邻居,若将纸张剪成铜钱形状焚烧,贿赂神祇,死者即可复活。邻居都不相信,后来尤妻一烧,尤果然立刻复活。于是「纸」立刻成为最畅销的产品。从此,买纸的生意越来越好,“烧纸”也成为民间风俗,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03源于家乡济宁的传说--放假习俗


网络图片

祭祖的习俗虽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祭祖放假则起源于山东济宁。

传说金朝天德八年济宁建州后,第一任州官非常熟知济宁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对济宁地区的孝文化深有了解。

有一年的清明时节,州官吃罢晚饭登上东门城楼,欣赏田野里的美景,远眺凫峄山脉。晚霞的余辉点缀着春天的田野,桃红柳绿,春风习习,州官正兴致勃勃,突然发现城下一长满野草的坟头上,一位老太太坐在那里面朝西北方向张望,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第二天傍晚,州官又登上城楼,仍发现老太太坐在那里急切的张望。一连三天,州官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情景。到了第四天,也就是清明节这天傍晚,州官再次登上城楼,老太太却不见了。

州官觉的有些蹊跷,便走出城外询问附近的一位老汉,老汉说:二十年前,一位逃荒要饭的女子在此地冻饿而死,当时是我捐了块席片,把这一女子就地埋葬。从此后,每到清明节夜间都听到隐隐約約的哭声,可能是这要饭的女子在盼望她的亲人来看她吧。州官听了,无限伤感,若有所思的说:道德之首孝为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第二年清明节,州官便传令下属,清明节放假三天,各自回家祭祖以尽孝心。

从此,济宁州清明节放假的习俗便延续下来,再后来,周边州府也纷纷效仿开来。

04源于家乡济宁的传说--豆腐汤

在济宁这个古老的城市里,人们常把去给亲友送殡的“白事”说成是去喝“豆腐汤”。

这里面有个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个风俗,家中有人去世一定要厚葬。

一些老百姓家里很穷,安葬不起,就把死者盛验在棺材里,放置家中大门的过道里,或者空闲的房子里,还有的放在庙里。等以后有钱了,在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每家都有个生老病死。就这样时

间久了,有的人家中放置几个棺材的也很常见。

后来,济宁来了个州官,在寻访时看到这个怪现象,就出了告示:“家中有人去世,从速安葬,入土为安,招待亲友清水豆腐即可,穷儿不可富葬。”

从此,谁家遇有丧事,招待前来帮忙的送葬的亲友,就是每人一碗清水豆腐。

今非昔比,如今的葬礼要办的像样,还要选择好的酒店招待亲友。可是,总还要有一道不可缺的主菜------“豆腐汤”。

四、清明节的踏春活动


网络图片

01踏青插柳植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长莺飞,自然界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插柳植树的习惯。

杨柳发芽抽绿的时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还有祈福辟邪之效。

另一传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清明节植树,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表现出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02放风筝和荡秋千


网络图片

在古代,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而蓝天白云下,形态各异的五彩风筝,在春风里恣意的飘扬,也是春日踏青不可多得的美景。

放走了灾病,也放飞了心情。


网络图片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

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作,反映了女子过清明节流行荡秋千的习俗。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清明期间,春风和煦,女子在秋千上随风荡漾、衣袂飘飞,成为清明节的一道盛景。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蝶恋花》道尽了春风里,墙外行人对墙内秋千上的佳人渐远,咫尺天涯的烦恼。

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网络图片

今天的清明节,在国家大力倡导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正在逐步重现古代的习俗,发掘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感恩纪念、催护新生的代表节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39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91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9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3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1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34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5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02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90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21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7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8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屈源芝妈妈亲子日记第346天 4月5日,星期四,阴 今天是清明节,回家上坟的日子。可是我因为腰部受伤没好,不能回家...
    月儿贝贝阅读 299评论 0 2
  • 要说清明节,首先就要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
    七哥呀阅读 2,002评论 1 17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枚的诗。它意境深远、心境凄凉,让人把对亲人的思念转化为泪幻化为雨...
    食之乐阅读 1,699评论 24 40
  • 突然发现,其实很多社交网络面向的对象并不是普通大众,我指的是那些可以有大批粉丝的账号,我怎么发现有许多的水号。就像...
    朱周阅读 68评论 0 0
  • 8月7日迎来了海比特训练营开营的日子。我很荣幸参加了幸福进化俱乐部易仁永澄老师分享的习惯类养成课-海比特训练营。 ...
    阿槿的生活市集阅读 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