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豆瓣上看到一个故事,说是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八十年代,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独自抚养两个儿子,日子过得艰辛但充满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她的大儿子被查出得了白血病。
母亲日夜啼哭,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当然希望孩子能够治好,但在当时医疗条件下,更大的可能是耗尽家底,也不能挽救一个白血病人的生命。于是她四处求神拜佛,找方圆十里一些小有名气的先生占卜,算一算如果自己的大儿子送进医院能不能救活。
他们都告诉她,算了吧,你大儿子救不活的。
这一切被小儿子看在眼里,他很生气。因为母亲在这样紧急的关头竟然把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算命这样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他也很讨厌算命先生说的话,因为他们信口雌黄的话在打消着母亲最后的勇气。
为了终止母亲的荒唐行径,小儿子决定买通一个算命先生,让他说哥哥的病一定能治好。他找到这个算命先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算命先生看他说得楚楚可怜,只好告诉他实情:他们从事这个行业已久,早就明白了什么时候该说好听的话,什么时候该说不好听的话,全都是为了迎合算命者的心意。
你的母亲四处求人算命,分明是考虑到你和整个家庭将来的生活,想要放弃给大儿子医治了,其实这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可她自己下不了决心,所以非常痛苦,我们所能做的,不是改变她的主意,而是减轻她的痛苦,让她相信这并不是她的错。
小儿子这才明白自己的天真和母亲的无奈。
【2】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解忧杂货店》,只要把烦恼写下来,投入浪矢杂货店铁卷门前的纸箱里,第二天就能在店后方的牛奶箱里收到帮助你排忧解难的回信。
杂货店的主人浪矢雄治谘商多年,悟出了一件事:通常谘商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找人谘商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个答案是正确的。所以,有些谘商者在看了回信后,会再写信给我,可能是我的回答和他原本想的不一样。
仔细想想,好像真是这样。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心中往往已经有了选择,即便别人给出了不同意见,你最终很可能还是会跟随自己的想法走。为什么要问呢?因为自己虽然想这么做,但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又或者,明明知道这样做可能并非好的选择,但心中就是有这样一份执念,就是想这样做。
因为不知道做错了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总是想寻求别人的认同。如果有人认同,就会心安一点,就会安慰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其实心中早有答案,有时候,你也许只是无法面对心中的答案,但它迟早会引领你朝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方向走去。
就像故事里的那个母亲,心中已经有了选择,找人算命,只是想为自己的选择找更多的支持,希望通过别人的嘴巴说出来,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3】
浪矢先生就像那些算命的人,谘商多年,对于谘商者的心理,早已揣摩透彻。所以,他会猜到这些人心中的答案是怎样的,他也会琢磨如何回答才能让这些谘商者心安,减轻他们的痛苦。
在收到绿河小姐的信后,他可以判断绿河明知道现实不允许她生下这个私生孩子,但她潜意识里已经决定要生下来了,写谘商信只是为了坚定决心,即便自己反对,绿河最后还是会选择生下这个孩子。他也揣摩到如果直接讲要她生下来,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让她更加痛苦。
浪矢先生明白绿河的心意,就顺着她的心意提供解决办法,告诉她生下这个孩子将会面临的困难。合理的引导,把绿河的思考方向引向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而不是一味地纠结,到底应不应该生下这个孩子。
因为明白谘商者心中早有答案,浪矢先生用一个“目标倒推法”,所以才能说到人心里去,为人解忧。敦也、翔太和幸平却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他们与谘商者之间的交锋,往往要有三四个回合。若不是他们处在未来,很多事情早已知道结果,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
【4】
浩介是浪矢杂货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谘商者,当时的浪矢先生并不明白要从信中了解谘商者的心理,当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回答。浩介表面上好像是接受了浪矢先生的建议,但最终却有各种各样的因素牵引着他逃离了跑路的父母。
浩介谘商时,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潜意识里已认定自己与父母的心已经不在一起。虽然浪矢爷爷告诉他只要全家人在一条船上,就有可能一起回到正轨上,但他当时已无法相信心灵的团结。
所以,当年的浩介看《Let it be》时,银幕上出现的是虽还一起演出,但心已涣散、形同解散的披头四,就像自己与父母。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他最终逃离的推力。多年后的他,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与保护,再看《Let it be》,却看到披头四的成员很努力地演奏,虽然即将解散,演奏时仍然回到了往日的那种情怀。
心中有了某种决定、某种想法之后,无论看到什么,都会往自己的这种想法上靠拢,对号入座。所谓,境由心生,以心造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5】
最有趣的是月亮兔小姐。敦也他们知道月亮兔无法参加莫斯科奥运会,费尽心思帮她想办法说服得了绝症的男友,希望男友同意月亮兔放弃训练,陪他度过最后的时光。结果出人意料,原来参加奥运并不是男友的执着,而是她自己的执着。因为训练遇到了瓶颈,便以男友的病作为自己怯懦的挡箭牌。
她在向浪矢杂货店谘商时,其实只是在找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答案来告诉自己,坚持自己的奥运梦。敦也他们当然猜不透月亮兔的心思,真心实意地为她想办法,斩钉截铁地劝她放弃训练。结果,月亮兔想当然的把答案往自己的想法上靠拢,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别人的回答,
一厢情愿的认为敦也他们是在试探自己的决心,读来实在有趣得很。
说到底,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少有人能改变你自己的想法,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