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爆红网络,因其经常拿张三作为讲解刑法的例子,而且言辞犀利却通俗易懂,角度刁钻,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法外狂徒张三”,不过罗翔除了普及法律之外,还讲了很多令人醍醐灌顶的道理,总是被他的人文底蕴和思辨能力深深折服。
罗翔说:人际交往中,不要和太精的人做朋友,不管你信不信,凡是那些特别会做人,能说会道的,而且情商极高的人,私底下特别会算计人。
01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都会遇到过,被公认为高情商,高能力的人。
曾经,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充满了各种男性的魅力。
每一次社交场合,无论是宴请、聚会,还是日常的小茶聚,他都能成为中心人物。
先是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把聚会的氛围搞起来,
而且他总是那么关心每一个人,似乎总能预知你的需要,提前给你准备好。
他的话题广泛,无论你关心的是哪一个领域,他似乎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他身边,大家总有种感觉,仿佛自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人生都上了一个层次。
随着与他的接触加深,却逐渐发现了他背后的另一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相熟的朋友跟我说了他在背后跟他讨论我的一些事情。
那种算计、权衡,以及对我的嘲讽,瞬间让我醒悟过来。
一个过于精明的人,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是为了他自己的目的。
02
能把一件死的东西说活了
能充分整合各类资源,重新整合出一个新的项目
而且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还能把所有相关的人,在不了解所谓的真相的时候
是会感恩戴德他的
但是真等到把事情做好了
等到他过河拆桥的时候
才能知道最初的那个种温润如玉的高情商,只是个表象
他的高情商不是用来理解和关心他人,而是用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
单纯的人们,在这些感觉到的是被欺骗
是自己的真情被错付的懊恼
也是友谊被践踏的手足无措
03
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或者喜欢能说会道的人
像可以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
舌战群儒的诸葛亮
善于交往的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能力。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那些巧言令色之人,总会巧妙地给自己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装,用以迷惑他人。
不管是为了博取上司欢心以谋提升的机会,还是为了讨取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或者是哄得亲友高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都会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拿出来掩人耳目。
这些人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他们花言巧语、和颜悦色的背后,
往往隐藏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心和肮脏卑劣的灵魂。
若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小人才没工夫给你赔笑脸说好话呢。
04
花言巧语没好人,这个道理谁都懂,
可是这种人照样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是什么原因呢?
花言巧语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事实上,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被别人赞美、夸奖和奉承,只是各自喜好的程度不同而已。
比方说,有些做领导的人,就喜欢自己的下属拍马屁,下属们拍得越响他们就越舒服。
倘若有哪个下属说话有些直接或是有点儿不顺耳,轻者给人家“穿小鞋”,重者会动人家饭碗。
也正因如此,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说漂亮话、谎话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谁都喜欢好的东西,这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弱点。
正是这种人性弱点,才为巧言令色者的生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05
现在,每当我遇到一个特别会做人、能说会道的人,我都会提醒自己,要小心,要保持警惕。
因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真实的感情是稀缺的,而算计和利益交换却无处不在。
与人交往一定要坦荡,也要看到在职场里,大部分的交往是利益交换关系
即使是交朋友,也是会有一些价值交换的,不管是资本,资源,还是情绪价值的交换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与其和一个过于精明的人交往,我更愿意选择那些真实、坦率的人为伴。
与他们在一起,我可以简单做我自己。
而这种简单的相处,恰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