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缸

    在我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备有储存稻谷的米仓和储存大米的米缸。米仓是木质的,用来存放一家人一年所需的的稻谷,几乎占了办间房。而米缸是敞口圆形烧制的陶土缸,家家户户一般都备有好几个,大小高低不一。一般一只大缸可容纳100斤左右的大米,小缸可容纳50斤左右的大米。

     由于村碾谷坊按次收费,于是每去一趟,我爸非把独轮车塞得满满当当。直至车子,摇摇晃晃,几乎爆胎,才满意动身。为维持独轮车的稳定性,防止头重脚轻,一头栽进稻田。我,往往充当秤砣一角。我坐在车尾横档上,为大汗淋漓的我爸指点江山。我一直觉得三四十斤的我,相对于几百斤的稻谷可忽略不计。但我爸每次碾米都会捎上我,估计是为了壮胆吧。

     稻谷脱壳完毕,我爸如耕地的老黄牛,脖上套着麻绳,手臂拽着麻绳,手臂青筋爆出。他气喘吁吁地推着几百斤重的大米和我一起回家。我爸扛起一袋大米,哗啦啦地倒进快要见底的米缸里,接着又在另一只米缸也装上4/3大米。米缸盛满大白米,我妈盛满安全感。她满足地在米缸里撒上驱虫蒜瓣,最后盖上盖子。

     接下来,米缸里就会变出各种好吃的。每次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米缸盖子,米缸里往往会放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好吃的。有时是饼干、有时候是山楂、有时是糖果。我喜出望外,惊叫连连,看四下无人,一顿狂吃。

      于是我妈发现情况不妙,刚放进米缸的食物没几天就没了,招来父女二人兴师问罪。“你都当爸的人了,和四岁的女儿抢吃的,不丢人吗?还有你啊,天天和你妹抢零食吃,又不吃饭,太不像话了。”总之,我和我爸自此成了我妈的眼中钉,她又把零食转移了革命根据地。

     我们家也就三间小平房,零食还能藏到哪里去?于是,我翻箱捣柜,又在衣柜里找到了新买的零食。这次学聪明了,每次拿的不多,我妈没发现。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家四口人的战斗力,一只米缸的米位线逐日下降。

      某日,我发现米缸再现诱人饱满的塑料袋,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无奈自己太矮,米缸太高。我踮起脚尖,一手扶缸壁,一手探进缸,不停往里延伸。啊,好像距零食又近了一步。最后半人栽进米缸,双脚腾空,肚子挂在缸沿,动弹不得。我双手双脚不停地扑腾,吓得哇哇大哭,我妈闻声赶来。我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通,终于获救。

      后来我发现米缸里的零食又消失了?衣柜里没有,床底下没有,饼干箱里没有,零食去哪了?我分明看见我妹手里攥着果丹皮。我又绕到了米缸旁,自从上次挂在米缸,我爸大笑不止,我妈大骂不止,我心有余悸。可这只米缸都快见底了,里面啥也没有啊。我瞥见旁边的小米缸,灵机一动,伸出双手在大米里刨啊刨。

      居然刨出个袋子,打开:都是好吃的。喜悦之情宛如淘金者淘出一块金子。我报复式又一顿狂吃,然后消除罪证,大摇大摆地离开。后来,除了过年,我再也没找到过零食,估计藏到比人还高的米仓里了。这你藏我找的游戏,最终我妈赢了。

      于是,我转移了革命根据地-奶奶的米缸。爷爷童心未泯,做点草药小买卖,赚了小钱就会顺路捎回一些零食,比如辣条、云片糕、糖果、饼干。奶奶也喜欢把吃的放进米缸。馋虫上身,我跑进奶奶房间立马打开米缸盖子。翻出了小饼干,咔滋咔滋一连吃了好几包。奶奶的米缸只到我腰部,所以我到里面拿东西,特方便。我也不怕被发现,奶奶是故意放进米缸,等我来吃的。她看我吃得满脸饼干碎,笑眯眯地拿毛巾帮我擦掉碎屑。然后撕开一袋饼干,她只捏了其中一片剩下的全递给我,坐在桌旁笑看我狼吞虎咽。

      外婆家也有一个米缸,和奶奶家差不多高。由于外婆奶年事已高,和舅妈一起吃饭,就不做饭了。而米缸依旧发挥余热,用来盛放吃的。外婆的米缸里放着哪些好些的呢?那种类就繁多了。小辈看望买的吃食,放进米缸。过年托舅妈办的年货,放进米缸。邻居偶尔串门拿来吃的,放进米缸。总之外婆的米缸吞了一年的吃食,满满当当,而她几乎从来不吃。

     所以我是非常乐意去外婆那的,没事总怂恿我妈去看望外婆:“妈,你都好久没去外婆家了,今天去看外婆吧。”“不是上周刚回嘛,三天两头往娘家跑也不像样呀。”我妈撇撇嘴,乐呵呵地拉着我踏上去外婆家的小路。虽然女儿都生了两个,她依旧喜欢往外婆那跑,有时还像个小姑娘般在外婆面前撒娇。她呀,碍于面子,只是缺个充分理由和一把推力。

      和舅妈舅舅打完招呼,我径自奔向往外婆房间。坐在小竹椅上的外婆,见我进来,眼睛笑得弯成两弯弦月。她颤巍巍地边招呼我边拄着拐杖起身:“小飞又长高了,外婆给你拿好吃的。”她踱到米缸旁,把拐杖斜靠在床沿,然后慢慢弯下腰,掀开米缸盖子,一手在米缸里上下翻动。手不时碰到塑料袋,窸窸窣窣地响着。

      约莫翻找了一分钟,外婆终于拖出一个红色大塑料袋,油汪汪的。她慢慢解开红色塑料袋,里面还套着个白色塑料袋。于是外婆又用颤巍巍地手去结白塑料袋的结,解啊解,抖啊抖。好不容易解开白色塑料袋,里面居然还套了个白色塑料袋。天呐!真想一把夺过塑料袋,三下五除二,扯掉包装袋。可外婆毕竟是长辈啊,舅妈家也不大方便,于是我强忍情绪,钉在凳上,吞咽口水。

      外婆终于成功拿出了袋里的吃食,一大块红糕,她笑着递给我。我摇摇头,红糕上面都长霉斑了,也不知放了多久。外婆继续弯腰往米缸里搜寻,这次她又掏出一个绿色塑料袋。所幸只有一个袋子,里面是云片糕。我捡了一片又往米缸里瞟。“不喜欢?”外婆露出一排发黄的牙根。我把辫子摇得直拍我脸,嘴巴噘得碰到了鼻尖。

      外婆这次一一捡出米缸里的所有袋子,红得、白得、绿得、黄的、黑的,五颜六色铺了一地。我蹲在地上,欣喜地帮外婆解开一个个袋子:啊,山楂糕!薄荷糖!鸡蛋糕!饼干!糯米糕!绿豆糕!这些好吃的,平常可吃不到啊。每样我各抓了一把,塞进了衣兜,衣兜装得满满的,然后往嘴里塞,直至肚子再也装不下。外婆笑得露出了上下两排牙根:“多吃些,待会带些走,我没牙了,咬不动。”我就等着外婆这一句呢。

     傍晚回家时,顺回家一大袋吃的,有外婆给的,舅妈给的。然后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这么多吃的,够压住馋虫好久了。小时候总是那么馋,肚子漏了般总是装不满。而米缸安静地储存着食物,静待我的到来。打开米缸的刹那,里面百宝箱般呈现,惊喜连连。

    当然也有失望,比如我妈的米缸经常是空的,只有白花花的大米。而奶奶的米缸里放的食物不多,但经常变换着花样。而外婆的米缸经常是满的,塑料袋占了半缸,食物也占了半缸。米缸满载着长辈的厚望,装满了孩子的希望。这三只米缸啊,甜蜜了我整个童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两天装在收纳盒里的米生了虫子,便把米倒出来抓米虫。 看着一只只笨拙的小米虫被捏在手里,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家里装米...
    毛小牛阅读 527评论 0 1
  • 现在很多家庭已经不再用米缸装米了,取而代之的是塑料方盒。有的家庭甚至连塑料方盒都不需要,从超市买回米后,放到厨房,...
    修行ing阅读 200评论 0 5
  • 苌安/文 清明那天,一大早就回了村,还没吃早饭,奶奶拿了两个达利园的蛋黄派分给我和弟弟,吃完后等了许久,早餐还未煮...
    苌安阅读 205评论 0 4
  • 郭律师办公室的落地窗外,黄浦江的游轮正缓缓驶过。她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杯沿上留下淡淡的唇印。办公桌上的名牌"郭雯 ...
    平常的情感小屋阅读 101评论 0 8
  • 一个夏末的傍晚,天气还十分炎热。 李宁心事重重地搅和着碗里的面鱼儿汤。他盯着碗里看,汤很稠,是李愿做饭时添多了一勺...
    花橘阅读 1,878评论 10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