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幅刮刀画是一幅创作画。所谓创作就是绘画的主体是一张真实的照片而不是艺术家画好的作品。所以用什么画法,调什么颜色全由自己决定。在绘画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完全和照片一致。一张有青山碧水和盛开的柳兰的照片深深吸引了我。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三年前的夏天去美国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山的情景。只是那时候湖面在远处,但近处到处是柳兰。柳兰,顾名思义,叶子像极了细长的柳叶,颜色娇艳,花型秀美,而且花期长达几个月。我在国内的五台山上也见过野生的柳兰。
构图并不复杂, 先画出湖面和山的交界线,然后在上面画出层叠的群山,下面画出山的倒影及岸边的石头,杂草和柳兰。因为是创作,我不喜欢湖中间凸起来的一块大石头,就不想画,但是老师说如果中间一点儿东西没有会显得画面过于空旷,并不优美。于是就折中只画了一块突出水面的石头。然后在岸边多画点儿杂草和野花做点缀。
从蓝天画起,用深浅不同的蓝色在画布上抹平。云的部分暂时不画,那部分在画作快完成时才用画笔描绘。然后画水面的倒影。从这幅画开始,将不再铺大色块,画面的所有构成部分都一次成型。每次长时间重复画整片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挑战。用刮刀绘画,色彩的过度和边缘线的处理要比画笔难得多。大致画完了水面的倒影,觉得不是很满意。老师说先画山吧。有了山的衬托,水面的效果也许会突显出来。因为是创作画,我不用太在意原图,更不用象临摹画那样刻意模仿艺术家的笔触,所以反而画得快。明显感觉用刮刀比画笔在画山的时候更有感觉。几下就涂抹出山的形状。山的近处一片葱郁,草丛和森林都历历在目。远山如黛,和蓝天融为一体。画面的立体感要通过颜色的深浅明暗来体现。在处理近山的森林时,用小号的尖头刀在颜色浅的地方用墨绿色或黑色加普兰色点几笔,在颜色深的地方反而用相对浅的绿色来画树木。之后用刮刀蘸少量颜料“擦”出青草离离的感觉。
画完山的部分,果然在平静的湖面上,清澈的倒影被凸显出来了。为了使山和湖的界限更清晰,我用刮刀的侧面顺着交界处不同的颜色把地平线重新刻画了一遍。远景基本完成,开始画近景部分,即乱石上的小灌木,杂草,不知名野花和柳兰。野花有两种,一种成团的小碎花,用小号尖头刀调一点浅紫色画底部,上面用白色,画成扇形的一团。还有一种浅粉色的野花,看上去象蓟的花,调出粉色,用刀尖点几下即可。小灌木和杂草要画得茂盛。用尖头刀的侧面画枝条,然后用笔尖蘸一点儿颜料点出颜色和形状不同的叶子。注意越是深色背景的地方,小灌木和杂草的颜色要浅,这样才有对比。柳兰相对难画一些,先用尖头刀蘸不同的绿色或绿色加点白或柠檬黄抹出细长的叶子。然后用深褐色调一点儿土黄画花茎。花茎顶端还没开的花苞用大红色点出来。下面盛开的花朵则用玫瑰红,粉色和白色点缀。注意切记不要画得过于整齐或笔直。这样才不失鲜花的灵动感。
画云的时候,厚重一些的云用画笔轻轻地摆。轻柔的云在颜料里加一点儿水,画在蓝天上,在将干未干的时候,用手指顺势抹一抹,就有薄纱一般的感觉了。
孔子有句名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自然中,山水经常相依而存。就象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另: 感谢丁老师和花老师照的美照。一直教我画画的刘老师要生小宝宝,以后要适应新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