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从故事的角度去看,我们会看到2个男主人公:司机与复仇者(杀手),他们都叫做金巴,2个人在各自的道路上行进,在去萨那的路上相遇,短暂的交汇之后又分道扬镳。
故事一:司机金巴在去送货的路上撞死了一只羊,然后遇见复仇者金巴,与他分别后继续送货,到达目的地完成送货任务后去到寺庙,找僧侣给死羊超度,而后天葬。
之后按照惯例去情人家约会,却因为复仇者的故事惴惴不安。第二天去了萨那追寻复仇者的踪迹。于是引出
故事二:司机来到萨那的小酒馆和老板娘谈起复仇者的故事,原来前一天复仇者也来到了酒馆,短暂的吃饭喝酒之后也与老板娘攀谈起自己要寻找的仇人玛扎。
现在的玛扎是一个50多岁的老者,在此地开了一个杂货铺,平时没事就去寺庙里转经,非常虔诚,他有老婆和一个10几岁的儿子。复仇者金巴见到了玛扎,他没有杀死老者,而是离开了此地。
02
故事二回到故事一:司机金巴没有寻到复仇者,也知道了被复仇的玛扎没有死,于是离开萨那。
在回家的路上,车子轮胎扎带暂时抛锚,司机换了车胎并没有急于离开,而是在车旁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睡梦里他又回到了萨那,代替复仇者杀死了玛扎。
梦醒了,司机继续上路。
从故事的背景来说,导演万玛才旦将2个独立的小说融汇成了一部电影,2个主人公短暂的相遇、相识、感知、分离。
故事的结尾字幕也标注了,电影就是一个梦境,如果我的故事你会遗忘,那就邀请你进入我的故事,成为我,也可以看作是对:庄周梦蝶的阐释。
但私以为,这只是电影表面的含义,在这些现实表象之外,电影里的司机金巴、复仇者金巴和被复仇者玛扎以及玛扎的儿子可以看作一个莫比乌斯环的无限交叠。
03
那么故事换一个身份当成梦境来解读,会是怎样的呢?
玛扎是谁?他是复仇者金巴的父亲,一个康巴族的汉子,身份是小商人,曾经将一颗天珠卖给了酒馆里喝酒聊天的老者,司机金巴由于未知的原因杀死了玛扎,那么玛扎的儿子就变成了复仇者金巴,他并不了解司机金巴,只是康巴族的习惯,有仇必报,于是几十年来他到处追寻杀死父亲的凶手,不惜沦为一个乞丐,也不能放下手里的刀。
于是有一天当他真的寻到了仇人,却因为看见仇人未成年的儿子而想到那个因为仇恨成长的自己,似乎看到了孩子未来的一生。他没有杀死仇人,而是选择了离开。
而杀人者司机金巴,因为自己也不能了解的原因杀死了一个生命,此处撞死的一只羊和梦里杀死的康巴族商人重叠,虽然不是故意为之,但毕竟是杀生了,对方虽然没有即刻复仇(羊是不同物种,儿子是没有长大),但业障在司机心中仍然不可逾越,于是他找僧人超度,自己虔诚转经,都是为了消除自己的心魔。
故事里的人物在这里交替循环出现,司机是也是玛扎,也对应了自己是父亲的身份,复仇者也是玛扎的儿子,也对应了自己儿子的身份。
这一场景似乎与《地球最后的夜晚》里几个男人的身份间的相互置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04
那么电影的主旨是什么呢?
儿子-放下
儿子失去了父亲,将为父亲报仇作为人生目标(信念),真的见到了仇人,本以为对方是穷凶极恶的歹人,但对方仅仅是个孱弱的老者,甚至连当初为什么杀死自己的父亲都没有特定的理由,于是恍然明白自己因寻仇的半生并无意义,从而最终放下了仇恨的心结。
父亲-救赎
从父亲的角度来看,自己做了无法挽回的错误,一心祈祷着借助外部力量来赎自己的罪孽,超度、天葬要好,转经也罢,都无法真正解除心结,而只有当看到儿子放下了屠刀,选择了原谅,父亲才真正得到了救赎,也即是司机摘下了墨镜,敢于面对真实世界的原因。
结语
导演万玛才旦作为一个藏族血统的导演,并没有像其他汉族导演那样流连惊叹于美丽的珠峰,可可西里荒野的风景,虔诚的朝圣者们等等表象的世界。
而是思考千百年来,外部文明和藏传佛教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现实世界与佛教信念间微妙的关系,还有那些身在其中的藏族居民,究竟应该选择何种生活?
从而引发观影者的思考。秃鹫与飞机,超度与买肉,天葬与人食,无一例外的对照了现实与梦回,惊叹于导演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