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上, 思考与理解
思考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最优解,
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教育是点灯,教育是种福,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心灯点亮了,会超越现有认知再去思考……是否清晰教育主张?是否凝练教育思想?是否落实教育实践?……桃花江小学黄丽君校长的《做幸福的教育点灯人》引发了我的思考。诸多观点,如明灯。对我来说,她已是点灯人。
要凝练自己的教育思想
在迷茫中独自探索。通过学习,梳理过往,但还是没有很好的路径。七年的轮回之想,在“未来教育家”梦想起航中,有过回望的意识。把每一个阶段最重要的事、印象最深刻的事回望、梳理、总结,凝练成自己的主张和思想。确定之后,所有教育实践都围绕开展,并用理论进行论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实践都在进行着,唯有“凝练”缺失,拥有,才会走得更远更坚定。
快乐工作的三个理念
承受不如享受;承担就是成长;工作彰显价值。
凝练的思想背后是一颗豁达、乐观、向上的心。只要正确面对繁忙与压力,始终保持内心的柔软与宁静,我们依然可以过得优雅而从容。
坚持、坚守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坚持与坚守。每天的“千字文”,保持了笔感,也练就了“勤于笔耕”;作为“点灯人”,对政治的敏感性,对政策的正确深度解读,并很好运用到教育管理上,带着一群人往前奔跑。
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之中,用心感觉风的温度,看云在空中怎样飘过,倾听雨声,闻闻叶子的味道,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英雄。
将常态的大课间放开进行展示,真的需要底气和勇气。走进博才咸嘉小学,“教育点滴做实”扑面而来。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个大课间的组织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风貌。真切感受了陈艳萍校长“身体与心灵,人文与艺术,科学与创新”大课程的魅力!
走进校园,立刻感受到了陈校长的认真和用心。门口的礼仪队员、专门的讲解老师,精心安排的路线和常态化的教学展示……都显示出“做实”的迹象。深刻印象的是: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制作成各种纹样图案,挂在教室走廊,成为风景。后来才知道纹样源于美术组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恰到好处的运用。2.荣誉厅的巧设计。在寸土寸金的校园面积里,设计出了好些功能室,荣誉厅就镶嵌在室与室的连接处。各个角落都被合理用到极致:雪白走廊壁上的贴画,让空洞的走廊灵动起来;走廊两侧的盆景和绿植,既添加了美感又巧妙的增加了护栏的高度;3.常态化的大课间活动。从每个孩子会运球、玩球,跟随节奏来看,训练有素且效果很好。从各队伍进出场来看,有路线、有秩序、有要求,活而不乱。
教育无大事,都是小事,一件件小事做好了,就是成功的教育。
年轻的教授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教学生不仅仅只有“认识“,还有情感、道德、价值……生命感,从“知识“维度又拽回到“人“的层面;技术越强对人的控制越强;教育的基本结构:目的+手段;目的不在结论就一定在过程;真正的对话是双方平等的,在探讨时,教师要把自己的观点和好恶隐藏起来,对话就才能做到真正开放;一个人自我完善后就会自带光芒……
我喜欢这“人剑合一、快意江湖“的表述,很完美的呈现了“技术与人‘的关系。
在武侠的世界里,利器的获得需要机缘,需要勇气,更多的是需要驾驭它的功力,只有内功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人剑合一",把功夫使得行云流水,快意江湖!
在教育的世界里,我们经历着墨汁、戒尺、粉笔到电子白板、一体机、微信等等,教育的利器越来越丰富,而我们自身的功力又达几层?能否为了学科的目标而随我所用地选取我所要的新技术?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新技术与新课程深度融合呈现了两个方向,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育学博士,张青教授做为国家信息化教学先行专家面对此情也不免细思极忧!
思考是行动的起点,如何开展新技术与新课程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课程的设计策略和应用案例的思考,是为了信息技术这件利器始终为我所用,为学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