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父母都在困扰同一个现象,那就是当他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像是根本没听见,继续进行自己的事情。他们很是苦恼,觉得辛苦将孩子养大,却遭到孩子的忽视……
其实有时候孩子是无意识“忽视”我们的,在孩子的身体还没有长成的时候,尤其是七岁以前的孩子,身体的各器官都在发育阶段。听力也是如此,所以孩子对于声音的应变能力一定不会和大人一样灵敏,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的反应和行动总是会慢一些,有的大人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就会有意提醒和“训练”孩子,让他们一听到大人的声音就很快行动,往往这种训练又是无效的……
孩子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探索世界,他们需要认识和学习使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将它们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就像是一个婴儿,当你给他一个小勺子,他会拿起来观看、摇晃、然后放到嘴里面吃,再然后勺子可能会掉在他胖乎乎的小脚丫儿上……就这样,他重复的把玩这个小勺子,直到他和勺子建立起内在连接,才不再玩这个勺子了,换了另外一个东西继续把玩儿,有可能一个小碗儿,或是一个橡皮鸭子……勺子经过把玩的过程已经是“他的东西了”,所以他要换下一个继续学习。表面上看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玩够了勺子,需要换一个新鲜的。所以孩子在专心搅豆子、玩玩具、看书……的时候,其实也是他们在探索和学习这件事物的时候。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的浑身上下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在探索的事物上,如果这个时候你叫他,或是和他说话,他一般都是听不见的。
那么除去上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不想听见你说话,也就是说他本能的在他和你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也许你会很奇怪,一个小孩子,怎么会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保护他自己。
有时候大人会因为某件事对小孩发脾气,虽然大人也有自己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处处都需要依赖大人的小孩儿来说,大人发火,无疑是天塌下来了,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才能使大人回复平静,或是躲到哪里才可以,他们只能血淋淋的直接感受“恐怖”这个东西。他们还会认为是自己的错……经常处在这种恐惧和愧疚中的孩子,由于没有力量经常直面这样的情况,所以一旦出现类似的情景,他就会竖起屏障。“看不见”,也“听不见”,这样自己就会安全一点,因为害怕和愧疚的感觉实在是太难以忍受了。
如果你对孩子说话的态度不够平等或所说内容没有实际意义,孩子也比较容易和你竖立屏障。有的大人觉得孩子就是一个小不点儿,自己的一个归属物,或者认为小孩没有自己的感受和独立的灵魂,就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强迫命令孩子做事,试想一下,如果你碰到其他的成人或是小孩儿,对你说:“把东西给我捡起来。”你会心甘情愿给他捡吗?应该不会,因为这个人不够尊重你,无视你的感受,他的做法侵犯了你的疆界,似乎你的行为是由他说了算的,你的心里会很不舒服。小孩儿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总是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一味执行你的命令,不执行你就会暴跳如雷,威逼利诱,或是干脆来一个伤透心的模样,让他感到愧疚……让他觉得他不是他自己,他做什么都由你决定,只不过是你的一只手或是一只眼睛,这也是他没法面对的,所以他也会设起屏障,一开始他可能还会假装听听你说什么,时间长了,自然连听都不想听了。因为不论一个大人还是一个小孩儿,存在感都是最基本的尊严。
还有的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内容过多,信息含量过大,孩子无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抓出你要他做的事。比如:孩子正在玩玩具,这时候该到睡觉的时间了。然后你想提醒孩子去睡觉:“亲爱的,别玩了,赶快去睡觉吧,我这一天都要累死了,你再不按时睡觉,还让不让我休息了,今天中午你都没睡觉,时间长不睡觉再生了病,我可不陪你……”你说了这么一大堆,孩子就会很困惑,他听见了该睡觉,听见了自己给你带来了麻烦,似乎还有生病你管不管他啊什么的,如果他真的生病了你又不管他该怎么办……我想就是一个逻辑比较清晰的大人听到你刚才说的那些话,都会问你一个关键性语句:“你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来帮助自己搞清楚下面自己要怎么做才能配合你,何况一个孩子,他是没有那个能力从众多的信息中分析和提取出你的主要意思的,索性也就不提取了。都说妈妈的唠叨是爱的语言,但是这种爱的语言确是最容易让孩子混乱,耳朵边老是回响着混乱的信息,无法分辨,也无法忍受那种混沌、委屈、自责、恐惧的感觉,久而久之,只要是你一开口,他的屏障就立刻时竖起,你的语言也就自然无效了。
那我们该怎样和孩子说话,语言才能够真正有效呢?
首先,我想我们可能要审视一下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也就是说你对是生命如何认识的?你觉得生命是至高无上的,还是一无是处的。如果你感觉到生命的存在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体验,你崇尚这种存在,觉得它神奇又无价,那你就会热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热爱其他的生命形式。在这样心态下和孩子说话,无疑你就是带着爱的:“宝贝,不要动水果刀,现在你还不能学习使用它,弄伤了自己我会心疼的。”“孩子,这是我特意为你做的一道菜,希望你吃了以后更健康。”……爱的语言可以滋养孩子的内心,得到孩子的信任,这是很重要的。他信任你,才会愿意按你说的去做,行动了以后果真得到了安全和健康,他才会更愿意听你说话,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同时他也愿意告诉你他的想法。反之呢,如果你对生命的态度是消极的,那么孩子也不愿意接收这样的能量,更不用说后面的互动了。
拥有积极生命态度的人也会尊重孩子的存在。尊重他们的物质存在,也尊重他们的精神存在。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身体,独立的思想。这样你就会知道,有时候你想让他做的事情,他不一定真正想做,他还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这样你就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如果你和他说的事情与你们两个,或是整个家庭都有关系,你会和他商量这件事,彼此说出想法,最后以双方都接受的结果达成共识。如果你和他说的事情只和孩子自己有关,比如一个七岁以上的孩子每天不按时吃饭,那你给孩子的应该是建议,并且告诉他你所担心的后果,而不是强行勒令他必须按时吃饭。如:“我发现你最近吃饭特别不应时,非常的担心,经常这样身体会生病的,你可以调整一下自己,做到按时吃饭吗?这对你来说可能会有一点困难,但是有时候我们就是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改变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坏习惯的。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基于上面爱和尊重的前提,我们再来看一下和孩子说话的正确形式:一定尽量走到孩子身边,平视孩子的眼睛(如果是小孩子可以蹲下来)。内容一定要简练,要清晰的描述一件事情,说出一个想法:“请自己去拿水壶喝水。”如果孩子做到了要给他一个肯定:“你会照顾自己我很高兴。”记住,传达一个意图就够了。至于那些:“长到现在才能自己喝水,我给你拿杯子都拿烦了。”……之类的就不要说了,因为它们没有实在意义,弄不好还会带来屏障。另外,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说“不”或是“命令”的语句。比如如果孩子一边走路一边回头看你,再往前走一步就掉到台阶下面去了,这时你可以不加思索的迅速命令他:“站住!不要再走了!”这是对他们的紧急保护,孩子是非常能够理解的,任何事情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其重要性都要排到后面,他们会本能的了解这一点,还会感谢你对他的保护和爱。所以,“不”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说的词。平时我们要尽量和孩子以正向的语言进行交流,尽量告诉他们能做什么。比如一个孩子打碎了玻璃杯:“别动宝贝,没受伤吧(检查孩子的身体)?在我收拾干净之前,你千万不要动,看被玻璃碎片伤到。”这样孩子就会很清晰自己当下该做什么,以后碰到类似情况也知道该怎么帮助别人。你不能对他大喊:“以后不准拿玻璃杯!”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们说的尽量都是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语言。
所以,对孩子说话,说什么?怎么说?不是以我们大人自身想法感受为转移的,而是以孩子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需要、接受程度,客观现实状况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