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一个希望自己能搞定所有事情的人,读完《他人的力量》之后,我终于明白我可以借力,我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前面两篇文章都说了人与人之间有哪些关系,与第四层人际关系的应用。
今天我们要来说一说在打造团队的第四层人际关系当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001 内化
我昨天跟雷子说我很依赖,总想找个人来依赖。雷子说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想依赖别人的时候。那在这个团队当中如果也有人像我整天都需要依赖我的搭档,整天都需要依赖一个导师,需要依赖一个能够给我带来第四层人际关系帮助的这么一个人,那这个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怎么办?我们如果过度依赖怎么办?我们可以内化。
什么叫内化?把你依赖的对象所拥有的那些价值观、态度都慢慢地内化到自己的身上,这个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
内化这个词很重要,婴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一个婴儿从完全不知道任何信息,然后慢慢地长成一个跟我们一样的大人。这就是一个在内化整个家庭文化的过程。所以你把什么样的家庭文化内化给这个婴儿,这是很重要的。加油学习吧!尽自己所能,不只给他物质,还要给他精神食粮。
002 爱自己的同时也在爱他人
我们的大脑像我们身上的肌肉一样,是可以重塑的。它是可以通过锻炼产生更新的联结,甚至通过锻炼,会有大小的变化都会出现。那这个重塑的过程,就是我们去内化一个人的过程。有人经常说要学会先爱自己,然后再爱别人,你如果不懂得爱自己,你怎么能够爱别人?
在《他人的力量》当中作者亨利·克劳德,他说爱自己和爱他人实际上是共同发生的,因为它的核心是你要能够将爱这件事情内化,你得学会爱,你得学会爱是分享,爱是奉献,把这个东西搞明白以后,你才和那个爱自己的自私之爱能够划分开。所以爱自己和爱别人实际上是一件事,就是我们拥有了爱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拥有爱的能力,他认为照顾自己,对自己好,然后做一点放纵的事情,就叫作爱自己。错了,这个方向叫南辕北辙,完全错误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尽管对自己很好,你也没法跟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所以让爱的能力内化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我很有感触,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别人,那是因为你已经真正懂得了爱自己,你也学会了分享与奉献。
003 失效数加一
我一直都在找一个像支持者这样的顾问,就是寻求人际关系方面的帮助这种,像人生当中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我可以咨询一下他等等。我觉得Bryan老师就是这样的顾问,他很能控制我们去找他的频率。当然我们真的需要他的时候,他会出现得很及时。
那你说见这样的人,你说是高频好还是低频好?作者亨利·克劳德说这个具体的说法叫“失效数加一”,什么意思?这个频率太低太高了都不行,如果长期不见,这个关系慢慢淡掉。如果整天见,你过度地依赖对方,那又变回了前面的人际关系了。
“失效数加一”就是你在见完他之后,然后你慢慢地发现,我用这个频率见他好像有点不够,失效了,这时候我就增加一次见面的机会。就是这样,他说只要你保持着“失效数加一”的见面频次,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建立第四层人际关系的一个节奏。这个供大家参考,总之就是我们要学会能够用内化的方法逐渐地把这个关系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004 避免百慕大三角
我们说了很多关于第四层人际关系好处与应用,难道它就没有需要避免的地方吗?有的,而且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然后越搞越糟糕。
作者提到了一个“百慕大三角”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以前就经常干这样的事,然后把我的人际关系搞得越来越糟糕。以后得注意才是。
什么是百慕大三角?就是在我们身边的大量人际关系当中存在着一个三角形,一个叫作施害者、一个叫作受害者,一个叫作拯救者。你的一个朋友和另外一个朋友闹矛盾,一个朋友是施害者,他总是欺负另外一个朋友。然后这个朋友不想找这个施害者解决问题,他来找你,拯救者,你来拯救我。然后你从中协调,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个就叫作百慕大三角。一旦一个公司、一个团队或者是一群朋友当中出现了这样的百慕大三角形,这个人际关系就一定会出现恶化的迹象。他说,在一个团队当中进行分裂的人,造成的伤害要比干坏事的人造成的伤害还要大。就是有的人是直接做了那样的事,这个可以谈,可以改,但另外一个人在旁边不断地分裂,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事,你要直接拉一个群,让他们俩自己去面对。你要么离开,要么就坐在那里听他们说。
任何一个团队都有着一个磨合期,我们在讲团队建设的时候就知道,人和人之间没有建立感情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磨合期是非常痛苦的,如果我们不下工夫,不努力地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来走出这个磨合期的话,你就永远都走不出来。到最后很有可能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分裂的状态。不要打造百慕大三角形,打造百慕大三角形意味着你希望造成分裂。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呢?第一个,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要能够学会指出问题所在。
大概问题分几种,第一、他们俩没有良好的沟通,第二、他们俩没有建立信任,第三、他们俩之间没有感情,这才是往往两个人之间总是闹矛盾的原因。
你想一下哈,为什么我说出来你就能接受,他说出来你就不能接受,这很常见。原因是你信任我而不信任他,就这么简单,你跟我有感情跟他没感情。那你既然能跟我建立感情,你为什么不能跟他建立感情呢?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指出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不在这件事本身,而在于你们俩的关系。
第二个,订立规则。以后这种事你们直接沟通,不要通过第三方。第三个,谢绝加入。说这种事我一般不参与,谢绝加入。
第四个叫作好好地接收反馈。就是你可以听,你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听,让他们之间互相坐那儿,一个说完,另外一个再接着说,你说完了他再说,认真地接受反馈。然后,帮助他们培养人际沟通的技能。
最后一个就是做一个明智的人。什么叫做一个明智的人?过去我们讲“谣言止于智者”,为什么谣言能够止于智者?因为智者不会动不动就生气,发飙,就想说必须得我出马了,这种想法都不是一个智者的想法。智者的想法,是知道这一切都有我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需要他们俩来解决,我如果介入太深的话,他们之间是建立不起来联系的。所以当组织里边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能够变成一个明智的人的时候,他就不会在组织里边构造大量的百慕大三角形,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
大家一定要小心你身边的百慕大三角形。我们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事。像婆媳之间,妈妈跟媳妇之间闹矛盾,然后都希望通过老公来解决,这个老公就变成了一个传声筒,这就叫作双面胶,两边都粘,最后都粘不上。你应该想办法去打造整个团队的凝聚力,让他们之间也能够建立亲人一般的关系,而不是每个人都通过你来传递。
005 你应该和什么样的人去建立第四层关系?
那么最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你应该和什么样的人去建立第四层次的人际关系?
我们不可能遇到每一个人,都能去与他建立成第四层次。那会累得够呛,社交的成本也很高,你怎么去筛选那些你应该和他建立第四层人际关系的人呢?这里边有这么几条建议。
第一个就是他能够理解你,他愿意倾听,愿意理解,然后你也愿意理解他,愿意跟他去倾听。
这里边信任是基石,那怎么样去信任一个人?信任一个人,主要是来自于五大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理解,就是他能够理解你,你能够理解他,你们愿意相互理解。
第二个是意图和动机,就是他跟你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希望跟你一块儿去打造一个事业,还是他希望为了自己谋求私利,还是他希望达成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第二个,叫作意图和动机。
第三个就是这个人的能力值不值得信任。
第四个是他的性格是不是能够跟你合拍,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性格。
第五个是他的业绩记录,就是他过去曾经做过的事。
这五条基本上涵盖了我们需要信任一个人的所有要素,但是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全都得一个一个打勾,你才能够跟他建立关系。因为人是会变的,你与其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去判断,不如你用相对比较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人,然后最终能够筛选出来成为第四层人际关系的人,可能就是那个真正能够建立的人。如果我们从一开始靠判断来决定跟一个人是不是持续交往,我觉得我们可能会错失很多交往的机会,因为这里边有大量的推理阶梯在这儿。
作者给的建议是,这五个方向是建立信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你应该学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第四层人际关系。找到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你就能够像孔夫子那样,找到友直、友谅、友多闻的人,能够给你不断地带来信息、知识的交互,让自己不断地成长,然后能够理解你,能够倾听你,并且能够发掘你的亮点,适当地把你推出舒适区,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不要一天到晚地都只在自己身上增加压力,而要知道当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周围存在着大量他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