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解
修身之道,首先在于正心,心不正,情绪有偏倚,行为就不正。心中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喜好,有所忧虑,都是心不正。
人心既为一身之主,必心君泰然而后众体从令,各司其职。如果心中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的情绪,则心便被这情绪牵引去了,不在里面。
修这个正心,主要是管理自己的情绪。《中庸》里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该发出来就发出来,该发到什么程度就发到什么程度,无过不及,不要过分,也不要压抑自己,总之每次都处理干净,不留于中,还心体一面明镜。
恐惧和忧患更能让你心不正,行不正。恐惧和忧患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使命感。或者说嘴上讲使命,心里求的其实还是平安富贵。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所以不要恐惧忧患,要诚意正心,致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