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是我们大家熟知的竹林七贤之一,他青少年所处于的时代正是司马篡曹的时代。那么作为一个读书人,讲究的的是忠诚,义气,孝顺和守礼法,在这么一个混乱的时代,阮籍会对他本来应该讲究的忠诚、义气、孝顺和礼法产生怎样的想法呢?这是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司马氏是豪族,也是读书人,更是儒家。儒家讲究的是忠诚,义气和孝顺,可是司马家篡夺了曹家政权,这一点已经使他们不忠不义了。所以,司马氏肯定不会再去强调忠诚和义气的。于是,在司马氏的统治时代,孝,成为了最重要的东西,特别是孝的外在形势也变得特别重要。那么阮籍是否想要符合这种外在形式呢?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真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大概意思是,有一天,阮籍的母亲死了,他正在和别人下棋。和阮籍下棋的人,因为听说阮籍的母亲死了请求停止,阮籍不听,而是接着和他下棋。他饮了一口酒,举起酒杯哭嚎一声,然后又吐了几升血。当他母亲要下葬的时候,阮籍吃了一块肉,又喝了两口酒,表示自己非常悲伤。然后又举起酒杯哭嚎一声,又吐了好几口血,最后,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
现在人看也许会觉得阮籍也不是非常不孝顺,因为阮籍虽然听说自己母亲死了,还是在和别人下棋,但是也:"然后临诀,真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可是在当时,听说自己的母亲死后肯定会首先顾及的是母亲的葬礼,还必须得守孝三年。并且守孝期间和母亲死后的三年之内都是不可以饮酒吃肉的。可是阮籍可好听说自己母亲死了,还是在吃酒吃肉,这可是大大违反了当时的礼法。所以如果从当时的礼法来看,阮籍是非常不孝的。
可是我们要知道,孔子在制定礼法的时候,制定的并不只是外表的一套形式,而且制定的形式也不过是为了表现你的内心德性。也就是说,孔子教我们的,不是在守孝的时候必须痛苦,不能饮酒吃肉,而是我们应该发自内心的痛苦,发自内心的不去饮酒吃肉,虽然形式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内心是更加重要的,如果只关注外在形势,就会变成一个僵化的教条。
可是当时的人只知道理发教条,已经完全背离内在本心了,就比如陈元方的父亲去世了,陈元方非常痛苦,他的母亲很怜爱他,给他铺上一条锦被。结果这件事情却被一位当时的大名人郭元宗给听说了,郭元宗便马上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著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这一句话就导致了"宾客绝百日”。
阮籍遵守的是内在的孝道。这也正是孝道之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