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看了《百年孤独》这本书,都会被那些看似纷乱的故事情节,搞不清楚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物关系,理不清的长长的名字,搞得晕头转向。
当我大学时候第一次翻开这本《百年孤独》的时候,
也是怎么也读不下去,更无法体会书中的 “孤独” 究竟藏在何处。因为看不懂,所以难以触及那份深沉的情感。
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也会让我们读懂曾经读不懂的书。
现在重读这本书,我被深深震撼到了,也懂得了这一场无尽的孤独的含义。
为止我还专门研究了书中复杂的关系图,这样能更清晰理清书中的故事。
1、
《百年孤独》小说以家族的兴衰为主线,将七代人的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
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建立马孔多,到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和阿玛兰妲・乌尔苏拉近亲生下带有猪尾巴的孩子,家族又回到了原点,马孔多也在飓风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仿佛是一个无尽的轮回。
故事要从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一代说起。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本是表兄妹,因害怕近亲结合会生出长有猪尾巴的孩子,乌尔苏拉一直拒绝与丈夫生孩子,这也让他们成为了村民的笑柄。
在一次斗鸡比赛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杀死了嘲笑他们的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
从此,死者的鬼魂便时常出现在他眼前,令他日夜不得安宁。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们决定离开家乡,去寻找新的安身之所。
经过漫长的跋涉,他们来到了一片神秘的沼泽地。
在这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受到了梦的启示,决定在此定居,并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马孔多。
马孔多最初只是一个仅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
这里与世隔绝,好像一个世外桃源,布恩迪亚家族的传奇故事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2、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孔多逐渐发展壮大,布恩迪亚家族也日益兴旺。
第二代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天生便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他在娘胎里就会哭泣,睁着眼睛出世。
长大后,他爱上了镇长的小女儿蕾梅黛丝,然而,蕾梅黛丝却不幸早逝,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此后,奥雷里亚诺上校投身于战争,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成为了一名英勇的上校。
他一生遭遇过14次an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却都奇迹般地幸免于难。
在家族的发展过程中,爱情、战争、权力斗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
何塞・阿尔卡蒂奥与丽贝卡的爱情充满了波折。
丽贝卡有着吃土的怪癖,两人的结合也遭到了家族的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阿玛兰妲则陷入了与意大利钢琴技师皮埃特罗的爱情纠葛中,因嫉妒和悔恨,她故意烧伤自己的手,并发誓终身不嫁,从此将自己封闭在孤独之中。
与此同时,马孔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吉普赛人的到来,给这个小镇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奇事物,如磁铁、放大镜、望远镜等,让村民们大开眼界。
后来,马孔多又迎来了香蕉公司,大批的外地人涌入,小镇变得热闹非凡,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这种繁荣背后却隐藏着危机,香蕉公司的剥削和压迫,引发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了一场残酷的大屠杀。
3、
盛极必衰,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恩迪亚家族逐渐走向了衰落。
家族成员们在命运的捉弄下,陷入了孤独、疯狂和绝望的深渊。
在《百年孤独》中,几乎每个主要人物都深陷孤独的泥沼。
奥雷里亚诺上校,这位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沧桑。
他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从一个懵懂的青年成长为一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上校。
然而,战争结束后,他却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他把自己关在作坊里,不停地制作小金鱼,做好后又将其熔化,周而复始,仿佛这是他对抗孤独的唯一方式。
他的内心世界如同一个封闭的城堡,无人能够进入,即便是面对自己的亲人,他也难以敞开心扉。
阿玛兰妲同样是孤独的典型代表。
她因嫉妒和悔恨,错失了自己的爱情,从此将自己封闭起来。
她整日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机械的动作,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恐惧,使她在孤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她拒绝了许多人的爱意,包括真心爱她的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她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只能用孤独来保护自己。
家族的最后一代,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和阿玛兰妲・乌尔苏拉,这对表兄妹之间发生了近亲关系,并生下了一个带有猪尾巴的孩子。
这个孩子被蚂蚁吃掉,预示着布恩迪亚家族的彻底灭亡。
而此时的马孔多,也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中被彻底摧毁,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这个曾经繁华的小镇从未存在过。
4、
家族遗传在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就已经埋下了孤独的种子。
何塞最终也不过是死在了“巴神的世界你不懂”的困惑之中,从疯了以后的抗拒,被绑,安于自己的栗树,临死前被妻子解下来后的习惯性僵直,他孤独的一生就此作罢。
这种特质仿佛是一种基因,在家族成员中代代相传。
马孔多小镇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也使得居民们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这为孤独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小镇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香蕉公司的剥削、战争的残酷,让人们在动荡中失去了心灵的寄托,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从个人性格来看,书中的人物大多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在面对爱情、亲情和友情时,往往选择逃避或沉默,这使得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陷入孤独的深渊。
5、
“孤独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思考。”
当人们陷入孤独时,他们的内心世界被放大,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在孤独中,人们既可以看到自己的欲望、恐惧,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善良与坚守。
这种对人性的挖掘,让我们对人类自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孤独依然是许多人无法回避的情感体验。
就像《百年孤独》中所说的那样,人们虽然身处繁华都市,身边人来人往,但内心的孤独却如影随形。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高强度工作压力,使得我们常常忙于追逐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内心的情感需求。
很多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看似与他人紧密相连,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却越来越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冷漠和疏离,这正是孤独的一种体现 。
《百年孤独》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唯有孤独永恒。
在以孤独为底色的人生中,对每个人而言,学会看透生活的本质,放下执着的负累,便成了人生的必修课。
看透了,世界不过是身外之物;放下了,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治愈伤痛的解药,从来都藏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