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是这样的:
同学甲:“唉,我上课没回答上问题,太尴尬了,我emo了。”
同学乙:“唉,我数学小测一道题没对得了零分,我emo了。”
同学丙:“唉,我今天又被老师批评了,我emo了。”
……
渐渐地,班上几乎所有女生都会时不时地在聊天时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来,总之,这句话貌似已经成了“潮流”。
一开始听了也觉得没什么,可时间长了,连我同桌小周也给传染了,甚至更严重,严重到一下课就哀声叹气,跟我说话时总是说“我emo了”。我便觉得有些奇怪,我们才十几岁,我们正当年少,按理说我们不应该整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才理所当然吗?
可现实就是,我们好像每天徜徉在惆怅之中,无法自拔。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困难可让少年人愁眉苦脸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既打消这种风气又不得罪人。要不,下一次,就说“你学习起来就不会难过了”?
好像也行不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道法书39页中曾有一段话: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虽然整天开开心心又显得这个人吊儿郎当、心不在焉,可我们也不能总是因为一点儿小挫折就消极了啊,难道不应该化失败转为动力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当年少的我们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开朗的、落落大方的、努力奋进的。
所以说啊,拒绝emo,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落实于行动中,然后再把积极的正能量传给身边的其他人。